曹操和刘备最后谁都没有赢,都输了,输给司马懿!曹操和刘备一直打了好几十年,最后刘军投降曹军,随后曹军却输给司马懿,司马懿装病支招夺去了曹大将军的军权。随后成了司马懿的天下,用现在的话说,司马懿这历史人物注定是收割韭菜的。
如果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刘备能一统天下吗?诸葛亮一番话道明了答案!诸葛亮说曹操此时命不该绝,派关羽去,就是为了放曹操一条生路,这话其实就是在暗示刘备,此时不能杀曹操,若是曹操死在了华容道,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刘备不可能再有机会一统天下了!
原因有三个:
一、曹操死,曹魏的首要报复目标会被转移到刘备身上;
二、曹操死后,孙权不会再和刘备结盟,而是会虎视眈眈,欲图吞并刘备;
三、曹操死,刘璋失去威胁,刘备无法再成功夺取益州,只能困守荆州,坐等灭亡!
赤壁之战前,说好的“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打退了曹操,刘备如此背着东吴关起门来吃独食,可以说是相当厚颜无耻了。这还不是刘备做下最无耻的事情。周瑜和曹仁在南郡打了一年,夺取了曹魏占领的南郡、夷陵等地。当时刘琦没有死,刘备派人从孙权手里借来南郡安身,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在鲁肃的劝诫下,孙权同意借出南郡给刘备。演义中所谓“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主要指的就是南郡,而不是广义上的荆州。
到了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六月,司马懿率领的魏国大军进至辽水,也即来到了燕国的势力范围。在得知司马懿大军到来的消息后,公孙渊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此之前,司马懿不仅抵挡诸葛亮北伐中原,还和东吴大军相抗衡,成为曹魏资历最为深厚的名将。而魏明帝曹叡派遣司马懿来征讨辽东的公孙渊,已经表明其想要彻底解决辽东问题的态度了。
魏明帝曹叡临终之际,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曹魏都城洛阳,并除掉了曹爽及其党羽。自此之后,曹魏的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对此,在笔者看来,汉末三国时期,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篡夺曹魏的大权,主要还是因为能镇住,或者说让司马懿畏惧的人都先后去世了。特别是以下五人,每一个都能镇住司马懿。
东汉末年,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彼时,司马懿虽然名气在外,却不急于出仕,甚至还拒绝了曹操的征辟。当然,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曹叡在位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平辽东也成为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之一,《晋书·乐志下》就收录了《征辽东》:“征辽东,敌失据,威灵迈日域。公孙既授首,群逆破胆,咸震怖。朔北响应,海表景附。武功赫赫,德云布。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就魏灭燕之战来说,可谓司马懿一生的巅峰之战了。经过数十年的南征北战,司马懿在用兵上越来越游刃有余了,特别是对上徒有虚名的公孙渊,更让司马懿非常得心应手,从而斩杀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在魏灭燕之战后,魏明帝曹叡病重,选择将曹芳这位皇帝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后来,因为曹爽架空了司马懿,促使其无法继续执掌兵权,所以,在魏灭蜀之战后,司马懿没能继续令人赞叹的战绩。
对此,从魏国的角度来看,虽然公孙渊建立的燕国难成气候,不过,频繁的骚扰,还是会影响魏国后方的安宁,从而不利于魏国和蜀汉、东吴之间的较量。于是,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这就是魏灭蜀之战。对于司马懿来说,魏灭蜀之战,可谓其巅峰之战。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老练的司马懿十分游刃有余,而公孙渊则处处被动,最终被司马懿所斩杀。除掉公孙渊之后,燕国的疆域,自然被纳入到曹魏的疆域内,这意味着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不过司马懿本人并没有篡夺曹魏政权,就像当初曹操没有篡夺汉室江山一样。或许是当时的条件不成熟,或许是司马懿顾忌身后名声,总而言之,直到他的孙子司马炎才逼迫曹奂禅位,正式建立西晋。因此,司马炎就是司马家族的第一任皇帝,当然,他也追封了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为皇帝。
司马懿虽一直活在曹操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和诸葛亮的几次争锋也是吃亏居多,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曹丕死后,司马懿终于有机会一展所长,虽然有曹爽的压制,但曹爽显然斗不过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一次兵变就把魏国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曹操雄才大略,他的儿子曹丕、孙子曹睿也都十分出众,可之后的曹魏皇帝却一代比一代拉胯,最终丢掉了曹魏江山。无独有偶,司马懿天纵奇才,儿子司马昭、孙子司马炎也都是一代人杰,可之后的晋朝皇帝同样一代不如一代,甚至还有司马衷这样的傻子皇帝。连这样的人都能当上皇帝,晋朝的国祚又怎么可能会长远呢?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