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被骗的事情越来越多,无论是老年人本人还是老年人的子女,提高防骗意识最为重要。不要相信便宜,更不要相信所谓的异地公安来电。如果有人以公安机关打来电话,一定要记住电话号码,换个电话打过去。或者直接告诉儿女,让他们去核实。人老了,很多事情反应慢了,不要过于轻易自己的能力。
我的初中于老师已经80多岁了,于老师和她的丈夫单独生活,虽然有一个儿子,却很少去看望父母。
2018年的一天,于老师突然接到一个广州的电话,电话里一个男声说:“你是于GX吗?我是广州市公安局反洗钱中心。”
于老师吓了一跳,说:“我是于GX,你有什么事情?”
电话里那人说:“你涉嫌洗钱罪,已经立案对你调查。我们已经对你发出了通缉令。”
于老师吓坏了,说:“我不知道什么是洗钱,你们怎么能找我呢?”
那人说:“现在对你只是调查,你必须按照我们说的办。我现在给你发一个彩信,你看看再答复我。”
于老师刚挂断电话,手机的短信提示音响了一下,她打开彩信,对方发来的是一张通缉令。上面写道:“经查,辽宁省大连市居民于CX涉嫌洗钱罪,现予以通缉。”通缉令上有广州市公安局的红色大印。
于老师吓坏了,她正焦急,电话又响了。那个人说:“于CX,从现在开始,你要配合我们调查,电话必须保持与我的通话。在我与你通话期间,不准旁人听到,你可以到旅店开一个房间,在那里保持与我的通话。你配合我们调查后,如果没有问题,就解除对你的通缉令。”
被吓坏的于老师立刻表示接受。对方又说:“你把自己的所有银行卡都带上,到银行的取款机上按照我说的要求操作,或者按我给你的账号先把钱转到公安局的账号上。案件查清后,再把钱退回。”
于老师立刻带着全部银行卡,到附近一家小旅店里开了一个房间。在旅店里,她接听电话时记下那个人告诉的转款账号,之后,带着四张银行卡去了银行。
于老师用自己的身份证在银行先后办理了十几笔汇款,全都汇到那个人指定的账号上。于老师存款的四个银行不在一个地方,她跑了一天,才把这些钱按照对方的要求汇了出去。在整个操作期间,于老师按照对方的要求,始终保持通话状态。汇款之后,于老师告诉对方:“我已经把钱都汇过去了,你们什么时候能查完?这些钱可都是我养老的本钱啊。”
对方说:“你年龄大,我优先查你的案子,你到旅店住两天,要保证电话在此期间不与别人通话,你的事情也不能让别人知道。”
于老师基于对公安局的信任,在旅店里一个人呆了两天。不管谁来电话,她都不接,也不与任何人打电话,丈夫打来若干个电话她都不接。后来,于老师借旅店的电话告诉丈夫:“我有事,两天后回家。”
两天很快就过去了,于老师没有接到广州公安局的电话,她按照那个电话号码打过去,那边根本没有人接,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老师到公安局报案,公安局虽然记录了她的报案,但只有对方的一个电话号码,对方的银行账号收到于老师的汇款后,立即分散转入许多外地的银行账号,并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全提取了。于老师在旅店里呆的两天,给诈骗者提钱及逃避侦查提供了充分的时间,给破案制造了极大的障碍。于老师被骗后,几张银行卡和十几张汇款凭证都保管得很好,她期望有一天,这些钱能够找回来。
于老师说:“这事我始终没跟老头子说,他最近才知道,我只告诉他损失了二三十万元,没告诉他120多万元全让人骗了。”
于老师的丈夫说:“她的事我都知道,我是假装不知道。事已经出了,怪她也没有用。这些钱损失就损失吧,只要人安全就没事。”
于老师被骗是一个典型的老年人被诈骗案件,和其他老年人被传销、购买保健品、非法集资等活动被骗一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老年人消息比较闭塞,对各类诈骗手段不了解,缺少防诈骗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反诈骗知识。
2、老年人思想比较单一,容易轻信“司法机关”和“专家”是真实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老年人不具备印证来电来访信息真伪的心理技能。
3、老年人大都喜欢自己掌控生活的支配权,也喜欢攒钱。老年人自己掌握的钱并不少,甚至有些父母手里的钱比儿女多。正因为他们手中有钱,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希望自己能在某个活动中体现出相应的能力或价值,容易轻信一些诈骗信息。他们一旦相信了某个信息的时候,绝对不会请其他人帮助自己分析判断。甚至被对方用电话控制行动或者被洗脑的时候,也不肯向家人说明情况。
4、老年人与子女交流沟通较少,由于情感上的缺失,导致有些老年人与子女基本不来往,在遇到诈骗信息的时候,不能及时获得家人的帮助。
5、老年人在投资理财和金融方面不仅缺少必要的知识经验,而且还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经济保障方面的不安和焦虑感。过去老年人喜欢保管现金,现在虽然接受了银行卡业务,但她们对银行卡容易被诈骗的知识极为缺乏,正因为如此,才容易成为被诈骗的对象。
6、许多老年人都有贪图利益的思想。老年人过去过习惯了苦日子,他们大都形成了勤俭朴素的传统,省吃俭用,一分钱微小利益也不放弃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一旦遇到了有利可图的事情时,就会产生以小搏大的取利思想。这也是一些老年人容易被传销、非法集资、保健品诈骗的主要原因。
7、很多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比较关心,这个心理需求恰恰是许多保健品诈骗销售活动所容易得手的。现在,老年人被保健品诈骗的事例比比皆是,在老年人被诈骗案件中占的数量很大,应该引起家庭成员的警惕。
老年人被骗后很少有及时向家人通报的,妨碍老人向家人通报被诈骗的事情主要是心理因素影响的。
1、老年人一般都好面子,他们的自尊心较强。一旦受骗之后,他们一般不会向家人透露的。许多老年人被骗的案值也不小,但这些被骗的老年人由于经济条件还承受得住,便会把信息隐瞒下来,宁愿自己生气,也不肯向别人说。
2、老年人容易产生幻想,他们发现自己被骗之后,轻信骗子的返还的承诺或者希望骗子能回头或者轻信公安机关一定及时破案,便会把被骗的信息向家人保密。
3、有些老年人因孤独生活时间较长形成的自我封闭心理较强,在知道自己被骗之后,他们宁肯把这个消息封闭起来,也不愿意向他人说。
4、还有一些老人有死不认错的个性,他们的性格比较倔强,即使知道自己受骗,也不肯承认错误,一错到底。这种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大,把被骗之事藏在心里,对谁也不说。这种老人自我安慰能力较强,如:“损失就损失了吧,财去人安康。”或者说:“命里该着,我该有此一劫。”等等。
老年人是骗子重点瞄准的群体之一,有不少骗术专门迷惑老年人。随着人们对“保健品”类骗局的防范意识提高以及全社会的有效监管,针对老年人的骗术发生了变化。
据我市警方近期统计数据显示,交友投资、冒充客服和兼职刷信誉这三类骗术中老年人上当受骗的较多。警方再次提醒老人:切勿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提醒】
家人多关注老人
有异常及时介入
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工作人员分析,老年人容易被骗主要有三个原因:
1.接触网络机会多了。老年人现在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购物,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2.想通过投资赚钱,但对于骗术警惕心不高;3.不熟悉网上理赔操作,遇到假客服容易上当。
警方提醒,遇到此类事件多与亲友沟通,切勿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家人要多关心老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介入避免被骗。如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拨打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线咨询举报。
【案例】
骗术1
交友投资
相信“导师”推荐投资 充值14.7万元被清空
两个月前,吴女士在浏览网站时看到一个关于A股分析的广告,她点击了解并填写了个人信息。很快,她被拉进一个微信群,有老师直播上课分析股票行情等。
随后,有个自称导师的群友添加了吴女士的微信,对方称A股不好做,推荐她购买港股,并发送链接让吴女士下载“新桥证券”App购买港股。
吴女士在微信群里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所谓“导师”推荐的“港股”确实走势都很好,这让她也心动了。
9月21日至28日,吴女士通过手机银行向那个App账户充值两笔共计14.7万元,并进行了买卖,平台内显示的余额共17万元。9月29日,吴女士想要提现,打开App发现自己账户数据被清空了,而所谓的“导师”也联系不上。她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赶紧报了警。
骗术2
冒充客服
以为可以领三倍赔偿 没想到损失近3万元
前不久,叶先生在淘宝上购买了一件衣服,随后接到自称是淘宝客服的来电,对方称他购买的衣服有质量问题要退款。叶先生听到对方报的个人信息完全吻合,便相信了对方。
对方告知叶先生按其引导进行操作,就可以获得三倍赔付。叶先生信以为真,不过他自己不会操作,于是“客服”提出与他视频聊天。
叶先生按照对方的引导,在家中打开视频聊天。聊天过程中,对方让他下载了指定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引导他打开自己手机里的手机银行和短信通知界面。经过一番操作后,叶先生没有等到三倍赔付款,却收到了银行扣款29660元的通知。
骗术3
兼职刷信誉
尝到“甜头”投入更多 不料连本金都收不回
退休后闲来无事,钟女士想起之前有个QQ好友多次鼓动她做兼职,于是联系对方。对方让她添加了一个“派单员”的QQ号码,随后“派单员”教给她“兼职刷信誉”,称操作成功可获每笔5%的佣金。
按照“派单员”的引导,钟女士将商品放入购物车付款后截图发给对方,共8笔每笔75元。很快,她就收到了30元佣金和600元的本金返还。
对方告诉钟女士,单笔付款金额越高佣金越高,问她还要做几单。钟女士称要刷十单,对方便称以600元为一单,每单佣金60元。于是,钟女士直接通过手机银行转账6000元到指定账户,但是一直没等到佣金和本金返还,她感觉到被骗了,于是赶紧报警。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骗局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