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维生素B9)是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在体内叶酸以四氢叶酸的形式起作用,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叶酸的功效与作用吧!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有什么功效?

1、叶酸作为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的辅酶,起着一碳单位传递体的作用。

2、叶酸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DNA和RNA。

3、叶酸参与氨基酸代谢,在甘氨酸与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充当一碳单位的载体。

4、叶酸参与血红蛋白及甲基化合物如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的合成。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有什么作用?

1、叶酸对孕妇的作用:孕期缺乏叶酸易致胎儿畸形、神经系统发育存在缺陷、甚至是流产等严重后果,因此孕前三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对优生优育尤其重要。

①减少胎儿神经管缺陷:孕妇在孕四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罹患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缺陷,神经系统缺陷主要有无脑儿、唇裂、脑膨出和脑脊髓膜膨出等。

②降低其他类型缺陷:叶酸可以减少其他类型缺陷的发生率,先天性心脏缺陷和唇腭裂也可以靠妊娠前后摄入叶酸来减少。

③预防孕妈妈贫血:孕妇的体内需要足够的叶酸来生产身体需要的红细胞,叶酸的缺乏容易导致巨红细胞性贫血。

④有利于DNA和细胞基本结构:叶酸参与DNA的合成,对体内的细胞成熟起催化作用。丰富的叶酸对胎盘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⑤降低孕妇先兆子痫危险:先兆子痫会导致孕妇精血不足、身体虚弱、恶心眼花等症状,孕妇每天正常摄取叶酸可减少孕妇出现先兆子痫的危险。

⑥预防孕妇发生高脂血症:孕妇血脂水平过高容易引起冠心病、胰腺炎等危害健康的疾病,怀孕前后按时服用叶酸可减少妊娠高血脂症。

2、抵抗乳癌:经常摄入酒精的女性往往会增加罹患乳癌的概率,但经常补充叶酸则可减少这种危险。哈佛大学的研究学者研究发现,叶酸可以导致癌细胞死亡,每天补充400微克对女性健康有重要作用。除了孕产妇可以补充,叶酸也逐渐被用来预防肠癌和心脏病。

3、促进婴幼儿细胞发育:据国外研究,家长在给三岁以下的婴幼儿饮食中添加叶酸,对孩子神经细胞和脑细胞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叶酸不但可以促进幼小细胞加快成熟,还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目前,美国的婴幼儿食品中添加叶酸已经被美国FDA批准。

4、其他辅助作用:叶酸不但对预防癌症和肿瘤起到重要作用,对治疗精神病患者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能让精神病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除此之外,在治疗慢性萎缩胃炎、控制支气管鳞状、预防冠状动脉硬化、心肌受损和梗塞起到重要作用。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哪些食物富含叶酸?

1、卷心菜:卷心菜的叶酸含量为240微克/100克。圆白菜富含叶酸,这是甘蓝类蔬菜的一个优点,叶酸对巨幼细胞贫血和胎儿畸形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此怀孕妇女及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

2、菠菜:菠菜的叶酸含量为210微克/100克。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其富含叶酸成为孕早期的准妈妈首选食物之一。

3、燕麦:燕麦的叶酸含量为190微克/100克。燕麦是营养成分相当高的全谷类食品,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群,特别是叶酸可以帮助胎儿生长,一般建议可泡成粥类或将之混入白米饭中食用,都是不错的摄取方式。

4、蛋黄:蛋黄的叶酸含量为121微克/100克。鸡蛋内的叶酸主要存于蛋黄中,由于平时忌讳食用,且其胆固醇含量较高,仅建议将其叶酸含量算入额外补充的范围内,不宜以食用蛋黄作为摄取叶酸的单一来源。

5、西兰花:西兰花的叶酸含量为120微克/100克。西兰花的热量极低,本身即是许多女性的最爱,而对怀孕的妇女来说,不仅含有高量的叶酸,其纤维多的特性也能改善孕期便秘的困扰,是孕期食材的最佳选择。

6、芦荟:芦荟的叶酸含量为85~120微克/100克。芦荟可说是绿色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一种,但由于芦荟老化程度差异较大,废弃率也高低不一,建议购买新鲜芦荟后尽快食用,且以微波炉、快炒或迅速氽烫的方式烹调,保持其营养价值。

7、胡萝卜:胡萝卜的叶酸含量为67微克/100克。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活性,可说是女性的饮食美容圣品,此外,其叶酸的含量也十分丰富,建议可将之洗净后,直接搅打成果汁食用,会是最直接摄取多量叶酸的方式。

8、奇异果:奇异果的叶酸含量为30微克/100克。奇异果不仅是水果中含有叶酸较高的种类,其丰富的维他命C也能使叶酸稳定,提升人体吸收利用率,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9、牛奶:牛奶的叶酸含量为20微克/100毫升。牛奶不仅含有高量的钙质,叶酸也是其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一般怀孕妇女每日都需摄取240毫升的牛奶两杯,才足以应付一天所需。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百科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