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测将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于2020年10月10日,据大众常识网了解到,10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表示,体测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前段时间,运动员体测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实力运动员因为体测而成绩落后,另外,李建明还表示,体能测试是倒逼机制,不会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选拔以及参加奥运会等国际赛事的机会,此前,傅园慧等我们熟悉的高水平运动员由于体测不合格而无缘决赛,甚至象棋联赛中的棋手也要参加1000米跑、立定跳远的体测,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大众常识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体测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运动员体测是谁提出来的。
体测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10月10日上午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段时间以来部分项目所进行的体能测试仅是督促运动员加强基础体能的措施,不会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奥运会等国际大赛的选拔。李建明同时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已经要求各项目中心总结体能测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使体测更加科学,更贴近项目实际。
“体测问题引起热议,其中不乏很多理性客观的意见,值得我们去吸纳,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向广大关心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李建明指出,在中国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训练之中,缺乏基础体能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加强、强化基础体能已经成为体育界内外的共识。“我看网友没有说加强基础体能是错的。加强基础体能是对的,而且还要长期坚持,今后要深入贯彻到训练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中。我们对于体能测试在体育训练和竞赛中的作用,怎么更好去衡量,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指导。”
李建明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已经要求各项目中心协会近段时间在部分比赛中引入体能测试的经验教训,来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是倒逼机制,不是对项目规则的根本改变,更不会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选拔以及参加奥运会等国际赛事的机会,只是倒逼运动员重视强化基础体能训练的措施,当然这些措施要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更加贴近各项目的实际。
体测标准要追求统一与差异相结合
日前,在山东青岛举行的2020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达标赛上,有多名预赛排名第一,甚至打破全国纪录、亚洲纪录的游泳运动员,因体能测试分数不高无缘决赛。
为何会接连出现“预赛第一被淘汰”的尴尬?根据此次选拔规程,赛前需要先进行为期两天的体能竞赛,共设置垂直纵跳、引体向上、躯干核心力量、30米冲刺、3000米跑5个项目。正式比赛中,预赛成绩前16名的运动员根据体能得分进行排序,前8名进入决赛。
将游泳运动员的跑步成绩和在泳池中的表现放在一起比较,体能测试得分重于正式比赛成绩,成为晋级的决定性因素,道理和根据都值得探讨。不独游泳项目如此,翻看新闻即可发现,近期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等项目比赛中都增加了前置的体能测试,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体测成绩成“拦路虎”的现象。
今年2月24日发布的《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体能达标作为选拔运动员的前提条件,不达标者不得参加东京奥运会。《通知》设置基础体能测试、躯干稳定性和上下肢左右侧力量均衡性测试和板块体能测试,并附带相应的评分标准。其中,基础体能测试部分包含了BMI、坐位体前屈、30米冲刺、垂直纵跳、深蹲相对力量、卧推相对力量、引体向上、腹肌耐力、背肌耐力、3000米或2000米二选一。目前所有比赛中增设的基础体能测试项目,均从这10项中进行选择。
强化基础体能,可以提升运动员身体机能和专项技战术能力,有其必要性。不同的竞技体育项目各有侧重,对短跑来说爆发力是首要的,体操需要技巧和柔韧度,围棋则更追求精力长时间高度集中……而《通知》中提到的10项基础体能测试,除了和田径类项目日常训练贴合度较高外,其他运动员适应起来有一定难度。若全部执行缺乏区分度的体能测试标准,并以此来左右比赛过程和结果,难免有生搬硬套的嫌疑。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应该根据比赛方式和训练要求,做到因项目而异、因人而异,追求统一性和差异化相结合的效果。
此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国内赛事经历了长时间停摆,线下体育比赛逐步恢复,每一场都是难得的检验训练成果的机会。从2月份《通知》发布到9月份多个全国性比赛正式开始,中间有长达半年的调整期。项目协会、教练团队、运动员理应做好了充分准备。但目前呈现的结果却是,竞赛规程偏离以往比赛常规,一些参赛运动员反馈了突击增强体能与训练节奏配合不好、旧伤复发影响备战等情况。这些,是隐藏在“预赛第一被淘汰”怪象背后的另一层问题。
体测成绩频频成为比赛“拦路虎”,说明当前的体能测试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改进。“让专业人做专业事”,需要打通从上到下所有渠道,踏踏实实做好全面、科学、长远的规划,不能在执行上“一刀切”。在强化基础体能训练的同时,仍然需要明确一点,对运动员来说,科学、系统、连贯的比赛和训练模式,跟“恶补体能短板”一样不可或缺,甚至更加重要。如果寄希望于仅依靠后者来提升竞技水平,效果将十分有限。
“体能测试”引发争议
正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达标赛上佳绩不断,但是也发生了一些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预赛拿到第一,甚至打破亚洲纪录、全国纪录的选手,却因为体能测试的成绩不理想,无法晋级决赛。9月27日晚,在女子1500米自由泳预赛上拿到第一,并打破亚洲纪录的小将王简嘉禾,就在因体能测试成绩不佳,因而无缘该项目决赛后无奈地表示,“我们毕竟是水上项目,陆上项目不是很擅长。像跑步运动员不可能来水里游得特别好,同样的道理,游泳运动员也不可能陆上每个项目特别好。”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今年2月发布的《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明确了“坚持‘体能是东京奥运会入场券’的选拔标准,持续强化体能训练工作”的原则,并要求“确定各项目基础体能达标标准,不达标者不得参加奥运选拔”。
从8月开始,羽毛球、田径、排球、体操等全国性比赛均安排了体能测试环节。不过,也由此发生了一些争议事件。
在之前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因为多名短跑、投掷、跳跃等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未能通过体能测试而无法参赛的消息就引起过业内质疑。根据当时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体能大比武成绩,巩立姣选择了弃权,苏炳添因伤无法出战。其他没能迈过体能门槛的名将包括男子百米的全运会季军徐海洋、青运会冠军李泽洋、全国锦标赛冠军杨洋;男子200米的青运会冠军隋高飞;男子400米的全运会季军吴宇昂、全国锦标赛冠军吴磊;男子三级跳的奥运会季军、全运会冠军董斌;还有女子短跑新星李贺、李玉婷;17岁的女子跳高新锐陆佳雯;女子跳远新星龚璐颖、中国跳远名将陆敏佳等。
对于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来说,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平衡点如何掌握,成为业内外近一段时间以来对体能测试引发一系列“意外事件”的讨论焦点。
根据中国游泳协会公布的信息,本次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增加了体能测试环节,设置垂直纵跳、引体向上、躯干核心力量、30米跑、3000米跑5个项目。本次比赛的竞赛规程规定,游泳比赛预赛前16名运动员根据体能得分排序,取得前8名的运动员进入决赛。
但专项成绩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因为在带有很大争议性的体能测试中成绩不理想就被淘汰,在国内外体育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对引发争议的“体能测试”作了这样一番评论——当你把谢震业的3000米跑成绩提高到11分时(苏炳添是13分38秒),再去看看他的100米和200米还能分别跑进10秒和20秒吗?当你把游泳短距离选手的3000米跑提高到11分乃至12分时,还指望他的100米自由泳提高0.5秒?如果是这样,中国人就会颠覆世界运动训练的历史,就会创造世界竞技体育的奇迹。
有业内人士表示,为提升中国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体育部门推出引导性的政策并没有错,但目前以体能测试成绩决定运动员能否参加全国比赛和能否在全国比赛上晋级的做法有矫枉过正之嫌。同时,在目前体能测试的设项、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和改进的情况下,就以体能测试成绩作为评定运动员的首要标准,并导致一系列奇怪的现象出现,体育部门确有必要对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强推体能竞赛,出发点其实是反兴奋剂
2020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文件中写道: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以来,体育总局为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由于长期‘欠债’所造成的基础体能薄弱、专项体能不强的问题,制约着我们决战东京、决胜赛场的能力提升和实力发挥。”
这一点说明,体育总局希望通过加强体能测试,达到提升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的目的。
事实上,反兴奋剂,也是体能测试地位突升的重要诱因。
文件中特别提到,“实现东京奥运会兴奋剂‘零出现’是体育系统当前面临的首要政治任务。”
因此,“要通过狠抓体能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和专项技战术能力,增强东京赛场必胜信心,从根源上杜绝个别运动员及教练员铤而走险使用兴奋剂的邪念。”
不仅如此,体能成绩与东京奥运直接挂钩。
文件不但将“体能”定义为东京奥运会入场券,还制定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包括:体能不达标者不得参加奥运选拔;给体能不达标运动员下发《基础体能不达标警告通知书》;体能测试与训练津贴挂钩。
尽管距离通知发布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由于全国各项奥运达标赛在近期才集中举行,体能测试得以在短期内受到大量关注。
以上是【体测将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的详细全文内容,对于体测将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你有什么看法呢?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