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5日)10时57分将进入24节气的惊蛰节气。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得浓了起来。
惊蛰,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
《左传·桓公五年》中,就有 “凡祀,启蛰而郊”的记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据说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
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的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
“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1684年到1687年)期间改历的时候。
至今,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惊蛰话雷神。《周礼》云:“惊蛰,……蛰虫始闻雷声而动”,可见惊蛰这一节气,与打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人也自然地在隆隆雷声的“熏陶”下,构建出了雷神的形象。
说到这个雷神,或者叫“雷公”吧,这个神灵的形象从古到今还是经历了挺大的变化的。最早的雷神的形象,是“龙身人头”的,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先民构建的这个龙的形象,和雷的声音就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最早的雷神有个龙的身子也并不奇怪了。
大约到了汉代以后,雷神才逐渐的人格化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里面记载,当时的人们在给雷神画像的时候,一般都是画成一个大汉的形象,一手拿着连鼓,一手拿着上方下尖的锥子。
当时的人认为,轰隆隆那个雷声,就是雷公用连鼓发出的;而比较尖利的雷声,则是雷公挥锥的声音。壮士奋挥锥,这雷公可谓是“爆裂鼓手”了。这个雷公的形象流传时间很长,唐代敦煌石窟里的雷公形象,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再到了后来,大概明清时期,雷公的形象又有了变化,变成长着鸟嘴肉翅,手持斧凿的形象。
古人在构建神灵形象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世俗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加入到里面。比如大家都认为夫妻和睦是好的,于是古人们就给很多神安排了“对象”:看着西王母很孤单,就造了个东王公给她;看着雷公没人陪,于是设计了电母。电母的形象在典籍中出现,比雷公要晚得多。
《宋史》中说当时的仪仗队里有“雷公电母旗”,到了《元史》里才说得比较清楚:电母旗上的电母,是一个绣衣、朱裙、白裤,两手运光的巾帼英雄形象。
唐韦应物《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农人犁地整田,开启一年辛劳的时候。在民间,人们会在惊蛰这天吃梨以消除百病,提高抵抗力。据《本草纲目》记载,梨具有润肺消痰,解毒等功效,适宜生食或煮水饮用,以去燥润肺,有利于五脏和平,增强体质来抵御病菌侵袭。
人们借助“梨”“犁”的谐音“离”,让病虫害远离牲畜、庄稼,祈盼获得一年好收成。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在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并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
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另外,惊蛰时节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亦可能是吃梨这一习俗的由来。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