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未出现变化!为什么传染能力强?在高温下未减弱?

由于新冠病毒非常的狡猾,让人琢磨不透。此前就有传言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变异的可能,但近日世卫称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未出现变化,那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未出现变化!为什么传染能力强?在高温下未减弱?

一、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未出现变化,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当地时间27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世卫组织正与全球各地专家及实验室合作,研究各地新冠肺炎病毒的基因序列。目前至少有一万个完整的基因序列可供研究,世卫组织正在查看病毒的变化,确定病毒是否已变异,以及其传染性或感染人的能力或引起严重疾病的能力是否有变化。

玛丽亚·范·科霍夫指出,到目前为止,新冠肺炎病毒是相对稳定的,有一些预期中RNA病毒会有的变化,但在预期范围内。 此外不同国家发现的病毒,在传播能力或引起严重疾病的能力方面并没有差异。

二、新冠病毒为什么传染能力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孙永昌近日就疫情热点问题接受了线上采访。他说,新冠病毒有两个基因区域极易突变,导致其跨物种传染能力很强。

孙永昌说,冠状病毒基因组中有两个极易发生突变的区域,即编码刺突蛋白和辅助蛋白的基因区域。由于冠状病毒会尝试与新的受体结合以逃避免疫反应,因此冠状病毒在这两个基因区域产生很多复制错误,而这会促进病毒演化,最终导致冠状病毒由一个物种传染给另一个物种的能力很强。

孙永昌说,药物研发本身就是一个耗时、耗力、耗金钱的过程,需要很高的经济和人力的投入,特别是对抗病毒药物而言。病毒永远在进化之中,近20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病毒到来,都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初期是没有办法的。人类针对2003年的SARS以及2012的MESR病毒研发出的瑞德西韦,用于新冠肺炎或许有效,但是需要临床试验来明确。

具体来说,病毒必须借助活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能够进行自身的增殖。在给与抗病毒药物治疗时,会对宿主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因此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相对于抗菌药物明显高了一个难度等级。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未出现变化,药物都是以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作为靶位,因此对不进行复制的潜伏病毒无效,例如疱疹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就可躲避药物作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靶点非常多,研发难度增加,真正落实到某个抗病毒药物时,可供选择的又非常少。


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未出现变化!为什么传染能力强?在高温下未减弱?

三、新冠病毒在高温下传播力未减弱?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曾期待夏天到来后,高温和紫外线能够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不过,日前一篇分析江苏淮安某洗浴中心聚集性感染案例的论文提示,新冠病毒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传播力并未减弱。

这篇论文由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王其龙等人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

该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的一家洗浴中心的聚集性感染为例。研究人员注意到,其中一名传播者可能通过在公共洗浴中心洗澡将病毒传播给了其他8名健康个体。8个人分别在到过该洗浴中心6至9天内出现了症状,其中1名患者是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员。

该男性洗浴中心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室内温度范围为25°C-41°C,湿度约为60%。它包含一个泡澡池,以及淋浴和桑拿区。

“虽然浴室的温度没有达到病毒灭活的条件(56°C、30分钟),不过普通病毒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活力应该会减弱。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会受到浴室环境限制而有所减弱。”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王其龙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王其龙指出,“之前的研究证实,流感病毒、SARS病毒都是在气候变暖之后,病毒的传播能力会有所下降。但在这个案例中,不同的人隔了这么多天进入浴室,病毒仍能形成传播。”

不过,该论文研究样本存在一定局限性。王其龙表示,“我们不清楚这些患者在浴室的活动情况,洗浴中心员工有没有和这些患者直接接触,或者有过共同接触物,也不清楚传播途径究竟是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还是病毒已经在环境当中存活了一段时间。”

此前据“淮安发布”消息,淮安市卫健委专家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因浴室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湿度较大,这样的环境相对有利于病毒的长期生存,适合病毒传播,因此造成了点源暴发,多人被感染。

王其龙强调,这项研究只是分析一个特定环境下的聚集性案例,当时并没有想将浴室跟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但希望该案例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温度、湿度较高的地区也不能放松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相似度超过85%,从时间点上看,17年前的SARS疫情确实是随着夏天的到来消失的。资料显示,SARS于2002年12月爆发于中国广东省,2003年3、4月份疫情达到高峰,到7月份,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疫情过程基本结束。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病毒可能在夏天自行消失?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免疫学教授告诉界面新闻,夏天随着日照时间明显加长,??紫外线对空气当中病毒的杀伤能力也会增强,紫外线照射可以让氧气转化成??臭氧,能够攻陷细菌或病毒的细胞组织,使其死亡。

病毒活性会随着温度和湿度变化改变,而与病毒交锋的免疫系统同样随着季节显示出不同的病理特点。这位教授表示,人体免疫功能会在寒冷的条件下受到抑制,因此冬春季节往往容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

“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道很容易受到刺激,产生分泌物,所以到了冬天就算不感冒也容易流鼻涕,容易产生带有冠状病毒的颗粒的飞沫,而到了夏天,这种现象明显减少,飞沫传播的途径也会受到抑制。”这位免疫学教授表示。

对于新冠病毒传播性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此前已经在密切关注。

在另一项研究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收集了1月20日到2月4日间,中国和26个国家共429个城市和地区每日确诊人数与温度数据。研究发现,在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每上升1℃,新冠肺炎日确诊人数就会增加0.83人。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72℃时,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峰值。随后,日确诊人数随着气温进一步上升而减少。

中国疾控中心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中同样提到,人冠状病毒在4℃的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会下降。值得警惕的是,温度只会影响冠状病毒的生存时间,不会影响其感染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对媒体表示,目前,难以预测新冠病毒是否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消失,因为它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病原体。

3月17日,张文宏曾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预测称,今年夏天大多数病例应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但疫情在下个冬天是否暴发还不好说。

张文宏认为,夏天过后新冠肺炎病人会减少,但可能一直会有散发的零星病例出现,延续到今冬明春,又可能形成一个小的流行高峰,然后慢慢再降下来,“这当中还不排除和对面的南半球进行交流,因为北半球夏天病例变少,但南半球是冬天,也会相互输送病例,来来回回,就算持续一两年也是正常的。”

上述免疫学教授也对界面新闻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会像其它人类冠状病毒(例如229e和OC43)一样,存在冬夏两种感染模式,夏季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较常见,呈现低强度散发状态,冬季则可能再次爆发流行。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