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第二次全面降准落地是怎么回事?降准后有哪些影响?

2019年首轮降准第二阶段今日(25日)正式生效,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2019年首轮降准全面落地,加上已经于15日生效的第一阶段降准,两次合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那此次降准会有哪些影响?


第二次全面降准落地

央行多举措稳定流动性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之所以选在1月15日和1月25日实施降准,一是因为每月5日、15日和25日是银行缴准日,以往降准均在此时间点实施;二是为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始终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研究员明明指出,1月15日是企业集中缴税日,且有3900亿元MLF到期,存在约1.5万亿元的流动性缺口,因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7000亿-8000亿元资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月25日,第二批降准将净释放资金7500亿元左右,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月末资金面周期性紧张,以及春节前现金需求上升等因素给市场流动性带来的冲击。

实施降准的同时,央行连续多举措、大力度投放流动性。

本周三(23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019年一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575亿元,期限一年。

2019年1月以来,央行亦多次实施逆回购。1月17日,央行进行了57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为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央行逆回购操作。

再之前,央行于1月2日宣布,自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明明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1季度央行降准和TMLF操作将累计净释放8000亿元资金,8000亿元=两次降准释放资金1.5万亿-一季度MLF到期1.2万亿+TMLF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


第二次全面降准落地有哪些影响

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1月15日表示,通过降准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好了,企业面好了,有利于汇率更好地保持稳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申万宏源认为,目前的降准意在给予小微和民企更多支持,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降准或令融资边际改善,但难以有效提振需求。

财经评论人曹中铭亦表示,央行此次降准,既非着眼于楼市,也非针对低迷的股市,而是针对中小微与民营企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李赫预计,今年全年还会有2-3次降准。

华创证券认为,2019年基准存款准备金率全年或有3%-3.5%的下行空间。就节奏而言,距离下次降准仍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一季度末前后、6月、9月末或10月初或仍将是降准操作选择的时点。上半年降准次数可能多于下半年。(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国常会提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最快何时落地?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后,最快本周市场能见到政策落地吗?

9月4日召开的国常会在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中提出,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 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 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此前,市场对定向降准、甚至全面降准已有预期。

瑞银证券在9月3日的研报中认为,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包括央行可能在今年和明年分别再降准100个基点,政府加强对基建投资的融资支持、可能提高或提前下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并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在8月中旬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后,不少机构也认为,定向降准或落地。

中信证券则指出, 考虑到货币乘数高位,同时M2增速再次下降(7月M2同比增速录得8.1%,同比环比均有大幅减小),有必要通过定向降准政策扩大货币乘数,支持货币增速。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在下一步政策安排部分,排在第一个的工具就是定向降准,所以近期定向降准政策落地的可能性加大。

按照央行此前的操作惯例,本周可能就会落地,虽然8月下旬的LPR改革减少了下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但市场对定向降准甚至全面降准一直有预期。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8月20日回应是否降准、降息时表示,短期主要看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改革以后看情况,降准、降息都有空间,但是降不降还要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形势。

央行上一次进行全面降准是在今年初,当时是时隔35个月再度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1月4日,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通过当时的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


第二次全面降准落地是怎么回事

随后央行建立了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率新框架。

5月6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央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释放的约2800亿元长期资金,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具体来说,三档是指:第一档是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3.5%,体现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要求,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六家大型商业银行。第二档是中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1.5%,主要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第三档是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8%,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县域是指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