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铁锈地带指的是什么,铁锈地带(Rust Belt)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现可泛指工业衰退的地区。
美国铁锈带白人工人危机
2016年,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铁锈带”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报刊、媒体和政客的演说中。从地域上来看,“铁锈带”主要指的是五大湖一带的重工业区。北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其中美国占了72%。而在五大湖周围就涵盖了美国中西部的好几个州,包括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密苏里州、纽约州北部和西部、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
不过,与其说“铁锈带”是一个地理性名词,还不如说它是一个历史性概念。这个概念相当于“后工业时代的美国中西部地区”。它指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中西部地区,那些曾经强大的工业部门开始萎缩,经济衰退,人口流失,城市衰败,工厂的设备因为常年被闲置,所以锈迹斑斑,于是这一片广袤的区域被叫做“铁锈带”。
这个概念在80年代非常流行。当时,有一个叫蒙代尔的政客,在竞选总统时,批评时任总统里根,指责里根的政策使工业中西部变成了一个 “铁锈碗”(Rust Bowl)。所谓铁锈碗,其实就是“铁锈带”的别名。
时隔30多年,在2016年的大选中,特朗普和另一位竞选者桑德斯,都提到了“铁锈带”工人阶层的经济困境。而特朗普正是凭借着“铁锈带”选民对他的支持,最终获得了大选的胜利。我们在他连任失败后那场冲击国会山的闹剧中,也能看到很多来自“铁锈带”的选民,他们都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坚信只有特朗普才能给他们带来翻身的机会。
光辉岁月:工业心脏与革命重镇
回顾历史,“铁锈带”在没有生锈之前,曾经是充满活力的美国工业心脏。这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五大湖地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密集的劳动力。因为宗教开放,工资待遇也很好,这个地区,吸引了大批来自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俄罗斯的移民,他们的到来也给铁锈地带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这个地区后来就催生出了武器制造业、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上世纪50年代,“铁锈带”已经成长为美国的经济巨人。以通用汽车和美国钢铁公司为代表的私人企业,主导了这个地区的行业发展,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盈利的企业代表。而且,“铁锈带”提供的工作机会占美国所有工作岗位的43%。那些地方的人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有人开玩笑说,要是被公司解雇了,就当是一次休假。
作为美国的重工业中心,“铁锈带”的工人运动也有优良的传统,曾经暴发过许多重大的工人罢工事件,特别是在30年代的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之后,工人们通过罢工的方式迫使企业承认工会的存在,使得工人的工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繁华褪尽:经济衰退与城市衰败
铁锈地带走向衰落是在70年代以后,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给它带来了致命的打击。美国的汽车三巨头——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在危机中遭受重创。随着汽车公司关闭工厂、大量裁员,许多工人不得不流落街头,风餐露宿,就像我们在很多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满目都是萧条和苍凉,人们穷尽了家当,到处漂泊,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朝不保夕,无家可归,无处安生。
2018年,铁锈地带几个州的贫困比例都在10%以上,其中,西弗吉尼亚州的贫困率达到17.8%。“铁锈带”的城市人口大幅缩减, 比如底特律,现在的人口只剩下60几万,是它1950年巅峰时期的1/3。政治腐败、管理不善和高犯罪率,也在困扰着这些城市。在美国五个平均谋杀率最高的城市里,就有四个位于铁锈地带,它们分别是:圣路易斯、巴尔的摩、底特律和克利夫兰。
那么,这些地区为什么会沦为铁锈地带呢?有人说,是因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什么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它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1992年签署的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很多政客认为,这个协定导致美国的制造业从中西部向东南部转移。但是,这个显然不是主要原因,至少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刚才我们说了,这个地区的衰败是从70年代就开始了,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90年代签署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工会力量的强大,导致这些地区劳动力竞争优势下降,另外,同行业的技术变革和自动化进程,导致传统工业产品竞争力的下降。
与此同时,70年代以后,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减弱,当地的气候环境也逐渐恶化,使得人们更愿意向阳光地带迁徙。
可是,这些原因好像还是不能完全解释这个地区的衰落。我们在这里必须要注意这样一个时代背景,那就是7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为什么发生在70年代?这背后其实是有外部原因的,70年代,其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风起云涌,比如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就间接导致了“汽车之城”底特律的衰败。产业开始转移,经济开始衰退,失业和犯罪纷至沓来。直到2013年,底特律这座曾经代表美国重工业制造中心的城市,在联邦法院的裁决下,正式破产。底特律的破产也宣告了美国重工业的黄昏。美国梦不再是传统制造业的梦,而是房地产和金融业的梦,后来又成了互联网新贵的梦。
前景未知:顺利转型或持续衰退
失去了工业的“铁锈带”,也断送了当地的民生。前些年,有位叫万斯的年轻人写了一本回忆录,叫做《乡下人的悲歌》,描述的就是资本带着重工业撤退之后,“铁锈带”的美国人贫困的生活。
很多人对美国“铁锈带”的居民存有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他们可能觉得,那些人就是支持特朗普的白人蓝领阶层,或者就是一些游手好闲之徒,一些瘾君子。
但如果我们还原历史会发现,在发展初期,这个地区的人口,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东欧的移民,他们都是吃苦耐劳的良民,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他们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创造价值,而且团结起来反抗资本的剥削,推动了美国劳资双方集体谈判制度的确立,这些都可以说是非凡的成就。
从整体的人口结构来看,铁锈地带的人口当时以白人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大批年轻人的离去,白人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就拿底特律来说,白人人口在80年代曾经达到98%,现在却只有14.7%。大家可想而知,这些城市几乎成了少数族裔的聚集地。
虽然已经没有往日的荣光,但是近十年来,“铁锈带”的经济也不是没有起色。从2010年到2015年,这些地方的制造业新增了35万个工作岗位,在经济危机中受损最严重的密歇根州,也迎来了汽车制造业的回归。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工作对于工人的受教育程度要求更高,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技能。这对习惯了传统工厂作业的中老年人来说,并不一定胜任。
铁锈地带的不少城市都在积极寻求转型,比如匹兹堡不再是“世界钢都”,通过扩大服务业的发展,用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投入的研发,带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再比如克利夫兰,通过大力推广体育和文化产业,成为大型医疗中心和跨国企业的总部。
当然,也有一些城市看不见转型的方向,只能继续走向衰落。最典型的就是曾经的“汽车王国”底特律,若干年前,底特律的产业工人工资一度是全美最高,可是,到了2013年,连底特律市政府都已宣告破产,城市道路空空如也,废弃的工厂和被遗弃的住宅比比皆是,城市看不到希望,企业看不到希望,生活在当地的人民看不到希望。一切都已暂停,一切不堪回首,美国“铁锈带”的复苏之路,艰难而又漫长。
美国的铁锈地带指的是什么
铁锈地带(Rust Belt)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现可泛指工业衰退的地区。
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中西部因为水运便利、矿产丰富,因此成为了重工业中心。
钢铁、玻璃、化工、伐木、采矿、铁路等行业纷纷兴起。
匹兹堡、扬斯敦、密尔沃基、代顿、克利夫兰、芝加哥、哈里斯堡、伯利恒、布法罗、辛辛那提等工业城市也一度相当发达。
然而自从美国步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之后,这些地区的重工业纷纷衰败。
很多工厂被废弃,而工厂里的机器渐渐布满了铁锈,因此那里被称为了铁锈地带,简称锈带。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