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终于不攻自破,钱文雄已亡,其妻安好!
这是老胡的发文,应该有可信度。老胡:“传上海虹口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钱文雄自尽身亡,其妻子随后自杀。老胡向上海新闻同行求证,对方给我传来的确认信息是:钱文雄已亡,其妻安好。”还好,悲剧没有再次发生。但是作为上海虹口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钱文雄的离世,对于仍处于抗疫攻坚战的上海来说,显然是个噩耗。#胡锡进:新闻同行证实钱文雄离世#
无论是思想压力还是工作压力,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如果双重压力之下,确实会让人不堪重负。不知道钱文雄具体的原因,只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当然,这个悲剧的背后,上海基层防疫也确实令人关注。特殊时期,都不容易,但都是为了防疫。只不过,相比其他地区,上海可能压力确实大。
但是,疫情确实不是上海一个地区的事,在国内就是全国的事情,全部人民的事情,在国际,那也是全世界的事情。上海在抗疫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付出,也有很多的探索和创新,上海也一直是全国综合治理能力最好的城市之一,相信在抗疫过程中,也一定能有新的成果。全国人民也会和上海一道,共同铸就防疫壁垒。
客观理性的看待上海战疫实践:
1、动态放开+动态清零,可能是全球多数国家的抗疫主要模式。
国外一些国家,貌似放开,美国以及欧洲的英法德等国,也是动态的放开,而不是彻底的放开。
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最大城市费城卫生部门,4月11日就宣布,由于该市感染病例上升,将从18日起恢复室内场所的强制“口罩令”。
美国抗疫,“收紧-放开-疫情发展-再收紧-再放开”,是一种循环。
动态放开,换句话说,也在这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也是蕴含着适时的动态开放,动态开放也就意味同时的动态清零。
特效药没有问世、疫苗不能彻底防治病毒变异和再传播、全球老龄化趋势持续……放眼全球,没有几个国家能彻底放开、彻底不管了,主要抗疫情模式:松松紧紧、开开合合、封城和解封交错、政策收紧和经济适度放开并行。
一句话,不断前行的生活和持续在变异的病毒同起伏、同进退,动态放开+动态清零。
只不过,一段时间、一段时期的紧松情况不同罢了。
2、我国重在强调动态清零,但不是僵化的清零。
是灵活的清零。
清零本身,不是彻底的完全的清零,发现传播源和控制传播链,及时应对,只要是我们可控的、可主导的,不大规模影响城市运行和广大居民生活、生产的,就算达到清零的目的。
“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不是一个病例也没有,而是发现一起控制一起、发现一链控制一链,发现一区控制一区。
引发本土病例后,很短时间把它控制住,感染链进来没有大规模的传播,就是清零。
切断传播链,社会面总体上就会向动态清零逐渐迈进。
中国需要探索。
中国正在探索,也正在丰富和完善动态清零的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具体措施。
3、坚韧的上海探索。
放眼更长远,放在更长时段的中国战疫的大背景下看,上海市在进行一场的伟大探索。
现在评价上海是对是错,为时过早。
我说,如果疫情未来持续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呢?
如何评价者一个多月的上海战疫的实战、实践?
这几天,上海动辄一两万例的感染者,就断言上海实践是完全错了,似乎为时过早。
如何把握好度,把握好火候,拿捏的到位,是战疫艺术、战争艺术。
仍然需要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完善。
有不足,就改进、修正,慢慢探求最适合国情、市情、区情的抗疫措施。
试想,上海不探索,是否意味着就不探索了呢?
病毒在变异,我们停留在原地,不踅摸、不探索,坐等病毒就地灭绝,不是科学抗疫。
探索是一定要进行的。
上海探索,上海就可能会被热议甚至争议、嘲讽。
但换个其他城市,也是一样。
上海领先一步在实践。
这可能意味着上海代价,也同时我们也应客观看待上海的牺牲和努力。
总之,站在更广阔的空间下,更长远的时间之河的岸边,打量和观察眼下的貌似焦灼的上海战疫实践,可能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份淡然,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从容。
更多了一份自信和坚定。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