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封城该不该的争论已无意义,对于现在的上海乃至全国来说,面对变异病毒,不是要不要封的问题,而是如何阻断传播途径的问题。让病毒传播链条断裂,我们的疫情防控的速度才能够跑过病毒传染的速度。
上海造成如今的局面,有犹豫要不要封,能不能封的迟疑问题;有过于轻信自己前期疫情防控“优等生”的自信问题;更有自身对变异病毒防控准备意识不足的因素。种种因素堆积,导致了失去疫情防控的先机。
既然奥密克绒变异病毒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那么就要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防控。按照以往的精准防控,在人群流动的情况下,想要一个堡垒一个堡垒的去解决确诊问题,肯定赶不上无症状的感染速度。
从精准防控,到局部封城,再到全域静态,这是用全城感染与全国扩散的代价,换来的教训。虽然说是亡羊补牢,但好歹去补了,如果继续不加控制,会有更多的人被感染。
上海如今做的,就是要让被感染人群,与未感染人群,彻底地隔离开了,让病毒找不到下一个传染者。
今天,英国媒体曝出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新冠病毒又有了新的变异。而且据说传播速度比奥密克绒变异病毒还要快10%,这是什么概念?又意味着什么?
对于目前尚未出现大面积感染的城市来说,切不可掉以轻心。同时也要做好“万一被感染”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置的准备?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人员安排,应急分队分组,都应该有预案。如果把病毒比作敌人。我们要做的就是防备。等到敌人真正的来了,我们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有条不紊!
一味建议上海马上封城的人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把上海当成了几百年前的那个小渔村。小渔村说封就能封,大上海不行。在清零的速度和影响的程度之间,如何把握一个恰当的平衡,这是摆在上海人面前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要给上海的专家和防疫部门一点时间,上海市民和上海市外的人都应该表现出更大的耐心。
老胡的话最后一段是重点。“现阶段中国根本不具备像西方那样完全开放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尝试不同的模式,为大家试错,趟出一条路来,以此来降低动态清零的成本。上海一直都做得很好。现在感染人数增多了,就开始批评从前做得不好,这并不客观。
当然,上海的防控措施跟以往相比应该有所不同。因为奥米克戎新的变株传播性更强了。实际上,这几天上海的防控措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上海的地位特殊,假如上海封城,带来的经济影响和国际影响会非常大。上海确实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这个城市承担有更多的使命和责任。
上海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突破5000例,不到两周时间感染者已经超过了3万例。
于是有人恼了怒了不高兴了,爆炒上海以前实施的精准防控失败了;“封控奶茶店”隔壁还营业,简直是开玩笑;深圳西安武汉都可以封控,上海为何不能?张文宏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等等,难听的话很多。
冷静。上海本就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特殊城市,就该特殊对待。说前段时间,深圳封闭管理7天,感染人数就回归到个位数。但很少有人提到这背后数以百亿计的代价。这不符合中央关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精神。
上海一直是疫情防控的“优等生”。她的“精准防疫”,“早发现+精准的流调溯源”,是公认的优秀防疫模式。媒体人胡锡进称,越是面临挑战,我们越要支持上海“不封城”的探索,理解她的不容易。“上海是最有能力,对动态清零提供新探索、贡献新经验的城市。
上海这波病例80%是奥密克戎,毒性小,传播快,无症状,死亡率低。对这种新型病毒如何防控,是采取传统的封城停摆打法,还是探索另外战法?
上海这个优等生此次改变策略,优化打法,将这一轮的核酸筛查分片进行,静态管理,排查清底,拔点清面,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改革允许试错,请给上海一些理解,一些体谅,她正在为我国探索一种常态化管控疫情的新方法。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