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听到刘伯明说完这句话后,北京航天指挥中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相信此时的刘伯明也长出了一口气,想想当年他配合搭档翟志刚出舱时,无论是轨道舱着火警报,还是舱门打不开,都可谓是惊险无比。
2021年7月4日上午8点11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穿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航天服先后从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队长聂海胜留在舱内配合、支持队员完成舱外活动。
首先出舱的是航天员刘伯明,他的一句:“哇,这外边太漂亮了!”令人印象深刻,这既是对蓝色地球的赞美,也是为我国取得如此航天成绩发出的自豪声!#刘伯明出舱感叹蓝色地球太美#
航天员穿的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航天服,重130公斤,适合1.6-1.8米的成人。
与神舟七号翟志刚的舱外服相比,新款航天服使用了新型材料,重新优化了设计细节,使得航天服质量更小、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比如航天服的臂膀活动关节都是根据人的关节设置,配有转动的轴承及臂轴承、腕轴承,而且吸取了上一代的经验、不足,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使之小型化,航天员穿戴后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两位航天员舱外合影来了#
厉害了,我的国!致敬祖国航天人!致敬祖国航天事业!
当时他们发现原本在训练中可以轻松拧开的舱门,却怎么也打不开了。紧要关头,刘伯明急中生智,拿了根撬棍来帮忙,才撬开了舱门,得以顺利出舱。但是出舱后突然传来的火情警报,又让二人绷紧了弦。好在后来险情排除,只是系统误报而已。
我认为,刘伯明在那次出舱任务中的出色表现,也许是他入选此次航天员组,而且能够执行出舱任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有了经验,他们这次出舱自然是轻松了很多。
在这次任务中,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黑科技辅助——“天和核心舱机械臂”。它是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七度自由”智能机械臂。它不仅能够配合航天员在太空中自由转移,还能实现很多高难度的动作,极大的复原了人类手臂的功能。
另外,天和机械臂在工作时伸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能够承载重达25吨的实验舱。同时它还有舱体爬行功能,通过与太空舱表面连接口接合,实现自主行走,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工作范围。
在问天号实验舱表面也有一个5米长的小型机械臂,它们俩能够无缝连接,强强组合起来。工作时它是机器人助手,平时又是一台监视器,当有飞行器或者其他物体靠近太空舱时,能够对其进行自由捕捉。
在国际空间站上,其实也有一只名叫“加拿大2号”的机械臂。但是它已经服役了7年,曾多次被太空垃圾撞破。而且功能上最多只能抓握11吨物体,同时只能在美方的舱段上活动,不能自由爬行,比起咱们的差远了。
相信天和核心舱机械臂在这次任务中,能够助航天员们一臂之力,也希望我们的航天员能够顺利完成出舱任务。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