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躺平”火了,迅速与“内卷”齐名,躺平比佛系更进一步,意思是年轻人不想做赚钱的机器,主动降低欲望,尽量减少工作时间,崇尚极简生活。
针对此现象,他认为,“躺平”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而有网友表示:已经在努力不添麻烦了,教授“何不食肉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现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否则社会阶层固化,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而这种情况下社会就可能面临大动荡与大退步。
因为如果没有竞争,抑或如果竞争没有区分度,优势家庭的子女将凭借已有的优势,轻松碾压弱势家庭的子女,那将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如果进入名牌大学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前程似锦,轻松获得“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那么广大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家庭原因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学生就再没有“逆袭”的机会,这样的情况只会更糟。
因此,家庭背景不那么好的大学生就不要再吐槽“内卷”了。如果没有学习成绩这个硬指标的竞争,那么优势家庭的子女可以轻易通过各种所谓的“素质”占据大部分资源。
鼓励竞争有很多收益,包括促进流动、减缓分层等,然而其成本就包括整个社会不得不“内卷”。教育经济学有一个基本理论是描述教育的信号功能与筛选功能。
这个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是为了将高能力的人和低能力的人区分出来,从而在就业市场进行匹配。
如果教育的这个筛选功能消失,社会的运转将出现各种失灵。这个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迈克·斯宾塞由于其在创建该理论上做出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认为,只要教育具有筛选功能,过度教育就是一种必然,因为高能力的人为了将自己和低能力的人区分出来,必须要获得比低能力人更高的学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信号,从而向劳动力市场表明自己是具有更高能力的人。
所以,根据这样的逻辑,教育的竞争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而“内卷”是社会从中获得收益的同时不得不支付的成本。
总之,千万不能因为不喜欢“内卷”,就采取“躺平”的态度。“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毕竟高校的运行经费中,学费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比例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的来源就是税收。
挺好的,希望清华大学开启副教授末尾淘汰制,每年开除排名末尾的五名副教授;同时,给副教授增加授课奖金和文章发表奖金,且不设置上限:授课越多拿钱越多,文章越多拿钱越多,然后每年逐步提高最少课时数和文章数要求,不达到就不给奖金。
实际上西方社会的底层自古以来就是躺平的,连个农民起义都没有过。现代以后动不动就罢工、游行什么的,似乎站得很直了,但一个新冠完全露了底,死多少人也跟没事一样。这说明原来那些事只不过被某些资本控制的势力操纵而已。
事实上只有中国老百姓才真正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信念两千多年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防止地方坐大,历代皇权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办法。
在打击地方豪强的过程中,底层老百姓就会有些出头的机会。而欧洲一直就是兵荒马乱,群雄逐鹿,逐鹿者在相互竞争中越来越强,鹿就只剩下被猎的份。
现在说躺平的,主要是发牢骚,也不用太当真。但有些部门真的是在为了阶层固化不遗余力。
像什么学区房、减负之类。这种做法长期看是会加剧老百姓躺平的想法,如果真能成功也会使地方坐大,有损中央权威。
事实上,躺平并不是不努力不工作躺在家里睡大觉,而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不再通过牺牲健康来拼命赚钱,而是清心寡欲回归最基本生活。
躺平就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不追求高消费,不寅吃卯粮借钱消费甚至借高利贷套路贷,尽量远离各种陷阱与骗局。
躺平就是有自知之明,不与成功者攀比,尽力而为,不强求自己,不为难自己,尽量顺其自然地生活,不牺牲健康来换取金钱等诱惑,回归最简单的生活。为什么既得利益者们的奶酪吃的香甜,而我们就活该挣一分?
所以,当一个社会,开始了躺平的情况时,请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指责和嘲讽。
请多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迫使了现在的年轻人:以躺平,对抗躺赢呢?这样思考,也许更有助于应对不可避免的问题。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