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谁?亲密的知心爱人,会应你同样贴心的问候、朋友,有时候就是找不到自己,给亲人回一声问候,他们,多想答想你的亲人,这样,你是他们的优秀儿女。当你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给朋友一声招呼、无话不谈的朋友,你是不是就知道自己是谁了呢,你就能知道自己是谁了、约个会?打个电话,可能是心灵在玩漂移了吧、曾经的同窗好友、同学每个人在孤寂的时候。
古人云:“自知者英,自胜者雄。”现在,孩子的学业竞争压力很大,如果你爱孩子,就同孩子一起来感受、来创造自知自胜的自我感觉吧!让我们先从一个现实的案例说起。
-
我是谁?
小伟的爸妈发现儿子最近有点心不在焉,好像脑袋里装着什么东西放不下。有一天,小伟的爸爸问儿子:“你遇到什么事情了吗?”儿子看了看他,动了动嘴巴,却没有回答。
妈妈在一边说:“儿子,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嘛!”
小伟犹豫了一会,终于鼓起勇气,对他们说:“我在想‘我是谁’?我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小伟的爸妈听后终于放下心来,心想:原来是这么不着边际的“小”问题啊。
爸爸对小伟说:“儿子,你就是你啊,我们的儿子。这个问题还用想吗?你好好学习就行,想那么多没用!”
妈妈也在一边附和:“就是就是,儿子,你现在什么都不要多想,想那么多也没用。你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能成!”
小伟嘴巴又动了动,过了好一会,才蹦出来一个字:“噢。”然后转身离开了。
小伟的爸妈以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过了些日子,开家长会的时候,小伟的班主任却说孩子最近的学习劲头不怎么足,总是心不在焉,好像有满肚子的心事,成绩也有所下降。小伟的爸妈就在想,难道还是那些“我是谁”之类的问题在困扰着儿子?
-
案例剖析
上述案例折射了发生在高中生身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到了高中,孩子们会自然而然想到“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行不行”等和自我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家长眼里是些小事,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对孩子来说可是大事。青春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寻找自我认同感”的问题。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这样的问题不应该在如此紧张的高中阶段多想,因为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想多了也没用,再说学习好了,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有一部分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放不下这些“胡思乱想”。
孩子是不是胡思乱想,这样的胡思乱想是不是可以搁置一边呢?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稍加注意,你便会发现,高中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中,他们会莫名其妙地陷入茫然之中,感觉找不到自己。虽然孩子的表现情形各异,但抑郁迷茫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是他们的人生。
- 一是难以忍受莫名的孤独感。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扩散。因为难以忍受孤独,从而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或只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问题拖延时间。突出表现为生活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不期待未来,陷入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对什么事情都缺乏兴趣。即使很多孩子在奋力拼搏,他们也会“睡不醒”“心不在焉”,对高中学习很迷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想“混完三年”。有的孩子可能会频繁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很多时候,他们宁可戴着耳塞听音乐或蒙头大睡,也不愿意主动接触父母和老师,回避社会性活动。
- 二是容易批判社会甚至反社会。
孩子在这个阶段较为关注社会中的阴暗面,也容易满眼里都是别人的毛病和缺点。“这个社会太黑暗!”“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能这样?!”这些是他们的口头禅。因为关注了社会、生活和身边人“不美好”的一面,所以,他们容易批判社会、看不起老师、看不起家长、看不起同学,也容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个性,甚至认同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愤青”或仪表言行过于标新立异是其突出表现。
- 三是容易“迷恋”或盲目“追星”。
孩子可能会过分地卷入某个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因而脱离学校、班级,也不容易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比如有的孩子盲目追星,占用大量学习时间迷恋歌星、球星、影星等;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则容易建立小团伙,绝对地排斥他人或他人观点,坚信只有他的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因而很容易接受社会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还有的孩子可能会过分沉溺于对自我的认识、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等问题,片刻不停地思考自己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等问题,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如果这些孩子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则无法集中精力正常学习,案例中的小伟正是这种情况。
- 四是拒绝在成人社会中承担角色。
他们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步入成人社会承担责任,他们希望一辈子都依偎在父母身边,什么都不用操心,所以他们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愿去尝试,对现实和未来的一切都不去认真考虑,缺乏做事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意志力比较薄弱,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他们现在无法好好学习,以后可能也不愿上大学、不愿工作,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宅”在家里,不停地玩网络游戏。
- 五是容易自卑。
他们容易对自己的外貌、品质、能力等方面做出偏低的评价,比如明明相貌还可以,却认为自己“颜值很低”。再如,成绩一旦下滑,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智商明显不达标”。他们往往觉得自己不被任何人看好,“谁也看不起我”“我一无是处”,因此,特别容易关注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把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扩大化,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他们对于高中学习和将来生活没有信心,没有自我存在感、价值感和获得感,常常觉得自己哪儿都不好。所以,容易消沉、寡言少语,甚至自暴自弃;或者反过来,藐视学校和社会,努力追求所谓的“个性”“刺激”,过分寻求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 六是内心存在巨大冲突。
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却缺乏反思,内心矛盾冲突激烈,个性不稳定,情绪多变。因此,他们的脸就像“三月的天”。有时很自负,觉得“谁也比不上我”;有时内心又有自卑感,觉得“我谁也比不上”。他们可能想给自己定位,但又不知该怎样定位。他们往往极其羡慕成功的人,但却排斥身边比自己成功的人,“不屑”像他们那样去做。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于是不断地想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做事往往“三分钟热度”。于是,每次在寻找新角色失望后会觉得更加烦闷苦恼。
- 七是对自己要求过高。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非常突出,但是却总想考上知名院校。对于他们来说,考不上名牌大学就代表着失败,也代表着人生毫无希望。“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那上大学还有什么意思呢?”“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那么我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他们往往对高考和未来拥有较高的目标,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受大的挫折,比如考试没考好,自信心就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沉溺于“失败”中。
当然,这些表现不会在一个孩子身上全都有,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能在同一个孩子身上有几个方面同时呈现出来,也可能我们觉察不出孩子有任何和自我认同相关的问题。由于他们未成年,还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所以,在高中阶段他们很容易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并有可能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
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在认识到自我认同感对孩子造成巨大影响的现实后,就必须有所警醒,采取正确方式培养孩子的认同感。
- 第一,要充分认识自我认同感对于孩子的学业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是一个人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是人生的分水岭。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孩子会经常思考:“我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然而,现实生活中,孩子面对的,不仅是学习问题,还需要思考考个什么样的大学以及学习什么样的专业等实际的问题。有时他们会想:现在的状态会成为理想中的我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一个问题:自我认同的问题。
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心理任务,关系到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建构,关系到他们以后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因此,在高中阶段,自我认同不仅不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相反,它是每个人对自我要求与社会期望的整合,能帮助高中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生活现状、个性特征、心理倾向以及理想规划等。
一个人是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也就是自我认同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高中生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并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意志、情感、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创造性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确立自我认同感,即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成年期的真正开始。这是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更是一种获得内在自信的感觉。只有找到自我认同感,他们才可以为自己确定生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才能顺利地解决成年后三个阶段(结婚、立业、晚年)的发展任务,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我实现”。
- 第二,要学点心理学知识,为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提供理论支撑。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12-18岁是第五个阶段,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时期。此时,他们会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会关心怎样把各种角色体验、早期获得的技能、自身优势和特长等和当今职业的标准以及个人的未来相联系。因此,高中阶段可以看作是寻找认同感的时期。
家长通过学习,知道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仔细思考自己积累起来的有关自我及社会的知识,确立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和获得感,确立自己将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方向。
家庭教育中的很多问题是由于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造成的。不少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衣食偏好等了如指掌,但是却不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都有哪些变化,只是按照自己对孩子的理解来对待孩子。
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社会也有许多我们过去所没有的新特点,很多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敏感程度和接受能力都超过了父母。不得不说,有些家长相对于孩子来说落后于时代发展,跟不上孩子生存环境的变化,更跟不上孩子发展变化的速度,所以,盲目的、缺乏科学理论学习和指导的家庭教育不可能成功。
学习了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在这个阶段“突然”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行不行”等问题,并重视孩子寻找自我认同感的困惑。如此一来,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和孩子一起成长,也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 第三,要清晰地认识到影响孩子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原因,为培养孩子自我认同感找到合适的路径。
经过理论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孩子自我认同感形成有学校和社会因素,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从学校和社会角度看,孩子的人格发展心理需求要得到及时的满足。在这个阶段,每个孩子会认真思考有关自我及社会的关系,致力于确立某一种生活方式,并由此确定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不能找到自我认同感即确立同一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就不能顺利结束童年期步入成人期,建立心理意义上的“成年”。
从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看,自我认同较低的高中生,其父母往往表现为有较强的操纵欲望,相对比较专制,经常对孩子行为控制过严,不给他们表达意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或与父母关系紧张,行为叛逆;或与父母关系过分密切,害怕被抛弃,不敢提出任何质疑,进而发展为自信心不足、无存在感、无价值感等自我认同偏差。而自我认同较高的高中生往往和父母有比较稳固的感情基础,家长较为民主,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给孩子充分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了子女自我认同感的发展。
- 第四,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要从接纳孩子的变化做起。
对于孩子在寻找自我认同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家长应该积极正确对待,如孩子关注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都是这个年龄段表现出的正常问题。一方面,家长不必焦虑,要坦然接纳孩子的变化;另一方面,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在平时的交流中,多和孩子就个性、特长、能力、兴趣、愿望、理想等方面的自我认识话题进行交流。
同时,要不断给孩子以积极正向的反馈,多鼓励、赞同、欣赏孩子,促使孩子不断将自我评价与来自作为重要他人的家长的评价进行整合。此时,如果发现孩子的这些问题难以靠自己解决,则需要在必要时寻求老师或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 第五,培养孩子自我认同感,要支持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寻找自我展示、发展的空间。
要做民主型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制订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支持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对将来专业和职业的选择。
孩子可能会不停地去尝试,还可能表现为“三分钟热度”,但这正是于人生的尝试阶段。正是在这样的反复尝试、不断选择中,孩子才会逐步形成自我认同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明确自我实现的目标,从而找到自己立足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价值感、自我归属感,从而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
-
后记
在高中阶段,孩子们自我定位还未明确,他们正处在探索与尝试之中。他们在各种选择中的思想斗争过程,被艾里克森形象地用了“延期偿付”的概念来描述,以表示青少年“延迟”做出个人生活或职业的选择和承诺。对大多数人来说,寻找自我认同感,即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外在的急剧变化有人认为,延期选择很正常,而且是健康有益的,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我们应当怎样看?还可以做什么?
我很喜欢一句话,沉沉的黑夜,便是白天的前奏。对于抑郁症的他们来说,或许就处在前者的状态下吧。我曾问过那个朋友,她失意的时候,最想别人做什么。她只是说,不要说太多,静静陪着我,抱抱我就好。如果你真的要说,那就说句“别怕,有我在“。所以,不管抑郁症有多可怕,如果你真的在乎他,请一定要抽出时间,陪伴他走过那些暗淡无光的岁月。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