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蜂群的快速健康繁殖,充分有效地挖掘现有蜜蜂的繁殖及生产潜力,在蜂群饲养管理中常采取2个或2个以上蜂群合并或不同蜂群间蜂、子或蜜粉脾调整的管理措施。
蜂群合并
采用什么方法合并蜂群应根据外界蜜粉源条件以及蛉群的内部情况决定。如果蜂群处于刚结束越冬,此时气温较低。蜂群对群味不敏感;大流蜜期,蜂群忙于采集花蜜、酿造蜂蜜,蜂群群味接近于花蜜,蜂群警觉性不强,这些时候合并蜂群可采用直接合并法。反之,在非流蜜期,蜂群失王过久、巢内老蜂多而幼蜂少、子脾少时,蜂群合并则应采用间接合并法。
1、直接合并法:直接合并法是将有王群的巢脾和蜜蜂靠往蜂箱的一边,再把无王群的巢脾和蜜蜂放在另一边。两群中间保持一张巢脾的距离或在两群中间放置一块隔板。两群蜜蜂可相互接触,这样经过1~2天,群味相同后,去掉隔板,把两群靠在一起,合并蜂群便告完成,如系有王群合并,应提前l~2天,将被合并的弱群的蜂王提出,并毁掉蜂群内所有王台.造成蜂群内失王l~:天,然后按上述方法将无王群并入有王群。为了保证蜂王的安全,在合并蜂群时,可将蜂王扣在巢脾上,待合并成功后再将其从笼中放出。
2、间接合并法:间接合并法是将有王群放在巢箱,无王群(或已取走蜂王的弱群)放人继箱,两箱中间放一铁纱或扎有许多小孔的报纸,使两群蜜蜂暂时不能直接接触,经过1~2天。群味相混,蜜蜂已咬破报纸,两群蜜蜂不再互相撕咬.便可把两群蜜蜂合并在一起。非流蜜期,失王已久,老蜂多、幼蜂少、子脾少的蜂群,在合并前,先补给该群1~2框幼虫脾,l~2天后再并人它群。炎热天气合并蜂群要注意继箱的通风透气,可在继箱上开一临时巢门,供继箱上的蜜蜂出入,以防止闷死蜜蜂。待两群蜜蜂相互接受,再把临时巢门关闭。合并蜂群前,在要并人的蜂箱内滴入l~2滴白酒或香水,有助于群味的尽快混同。如系大流蜜季节,可给蜂群喷洒一些蜜水,也有助于蜂群群味的混同;但缺蜜季节,喷洒蜜水要慎重,以防止发生盗蜂。
蜂群的调整
由于蜂王产卵力的差异及蜂群营养、失王、偏集等因素的影响,蜂群发展速度有快有慢,蜂群群势相差较大。蜂群群势强弱不均,不利于蜂群管理。一方面全场蜂群管理及生产措施难以统一;另一方面缺蜜季节弱群容易被盗;弱群越冬容易导致失败;转地放蜂,过强的群势容易闷死蜜蜂,从而影响运输安全。为了实现蜂群管理中的上述某些意图,常需要采取蜂群调整的措施。
1、蜂的调整:蜂的调整困难较大,需解决群味不同和蜜蜂返巢两个问题。因为各蜂群间的群味不同,除雄蜂和幼蜂之外.蜜蜂进入它群就会引起斗杀。蜜蜂具有很强的认巢能力,不采取适当措施,调整到它群后的外勤蜂还会返回原蜂巢。对蜂的调整,一般只限于越冬后的调整,采蜜期的主、副群调整,以及内勤蜂的调整。
①越冬后的蜂群调整:越冬后的蜂群往往群势差异较大,为了提高蜂群的保温和繁殖能力,对蜂群除采取合并措施外,常进行调整。调整一般应在蜂群越冬后未做爽身飞翔或刚出越冬室、未认巢飞翔前,此时气温较低,蜜蜂对群味不敏感,可将强群的蜜蜂直接调人弱群。调入弱群的蜜蜂会同该群蜜蜂一起做认巢飞翔。
②采集蜂的调整:流蜜期前,事先有意识组织主、副群,把一强一弱的蜂群双箱并列排放在一起,强群为主群,弱群为副群。流蜜开始后,将副群移走,放置到其它地方,这样副群的外勤蜂出巢采集后就会飞回原址,进人主群中。此时外界流蜜,蜂群群味趋于混同为蜜源气味,蜂群守卫意识变弱,外勤蜂忙于采蜜。自然达到蜂群调整。强群高产的目的。
③内勤蜂的调整:内勤蜂较少巢外活动,调整后一般不易返回原巢。此外内勤蜂也较容易被其它蜂群接受。为增强弱群群势,常采用补充内勤蜂的方法。内勤蜂多在幼虫脾和正在出房的老熟蛹脾上,调整时先找到强群的蜂王,再提出该群的幼虫脾或幼蜂正在出房的蛹脾,将这些巢脾轻轻抖动数下,使外勤蜂飞离巢脾,然后把留下的蜜蜂抖落在需要补蜂的蜂群中。
2、脾的调整:脾的调整主要是蜜粉脾的调整和子脾的调整。因它不带蜂调整,不易引发盗蜂,调整巢脾相对比较容易。可根据蜂群管理的需要随时调整巢脾。在蜂群管理中,常采用调脾的方法来调整蜂群的饲料、子脾和群势。
①蜜粉脾的调整:蜂场少数蜂群缺少蜜粉饲料时,可从蜜粉贮存较足的蜂群中抽取蜜粉脾来补充缺少饲料的蜂群。尤其在蜜粉源缺乏季节,弱群常缺乏蜜粉饲料,补助饲喂易引发盗蜂,可在早晚蜂群未活动之时,将强群中的蜜粉脾抽出,抖净上面爬附着的蜜蜂,将该蜜粉脾补给缺少饲料的蜂群。调整蜜粉脾时,一定注意蜜粉脾上不能带蜂,否则强群中的蜜蜂随蜜粉脾进人弱群后极易引起该弱群被盗。
②子脾的调整:子脾的调整,一是将需哺育的幼虫调入它群哺育;二是将老熟封盖子脾调入它群,以壮大该群群势。将幼虫调入它群哺育,一般是为了充分利用该群的哺育能力,或人为给这种蜂群增加工作负担,多数情况下,以这种措施来防止强群分蜂。调老熟封盖子脾给弱群可有效加强蜂群的群势,提高该蜂群的哺育力和发挥蜂王的产卵力。流蜜期前l~2周。调老熟封盖蛹脾给强群,可有效加强该群在流蜜期的生产力。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养殖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