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龙抬头的习俗

龙抬头别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吧!


春饼

吃龙食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理发

理发

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会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人们为什么都要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呢?传说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似乎这一天理了发,便讨了好彩头,一年都顺风顺水。


接姑娘

接姑娘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司钱龙

引龙

在山西最重要的习俗是引龙,在晋西北叫司钱龙,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炉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门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长柄铁锨上散落成圆圈,然后圆心处放上不同的粮食,这实际上是庄稼人对粮食丰收的一种祈愿。


祭社

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炒玉米

炒玉米

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干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针线活

不能做针线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节气民俗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