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迎茬、重茬、重迎茬、倒茬?
在同一块田里每隔一年种一次同种作物,称为迎茬。如,豆米迎茬:玉米-大豆-玉米-大豆。
在同一块田里连续种植同种作物二年以上,从第二年开始称为重茬。如,米豆豆重茬:玉米-大豆-大豆。
重茬和迎茬的总称,称为重迎茬。
三年以上不种植同一种作物,称为倒茬,所以在生产中要倒茬种植。
玉米补充微肥什么方式最好?
补充微肥的方式:基施、根外喷施、浸种或拌种。微肥切忌穴施,避免局部浓度过高,产生毒害。以最为常见的缺锌为例:锌肥以施用硫酸锌最普遍。由于锌在土壤中移动较慢,且有一定残效,以基施效果最好。
追肥的施肥最佳深度是多少?
窄行作物如小麦等的追肥深度为6~8公分为宜,宽行作物如玉米等的追肥深度以8~12公分为宜,侧距以10~15。
专用种肥、底肥的施肥最佳深度是多少?
专用种肥一般为种下或种旁3~5公分,以避免烧伤种子;底肥深施最佳深度常为种下7~18公分。
专用种肥、底肥的施肥最佳深度是多少?
专用种肥一般为种下或种旁3~5公分,以避免烧伤种子;底肥深施最佳深度常为种下7~18公分。
单、双氯复混肥有什么区别?
氯基复混肥又分为双氯和单氯复混肥,双氯和单氯混肥所用的生产原料不同。
市场上多数复混肥都是双氯的,它是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原料,采用混配方法、通过物理混配而生产的复混肥,其含氯量通常高达36%--40%。
单氯复混肥的生产原料只用氯化钾而不用氯化铵,其含氯量比双氯复混肥低很多,但比硫基复混肥略高。
氮肥深什么好处?
1)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以及反硝化脱氮的损失,还可减少杂草和藻类等对氮的消耗。
2)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提高根系活力,养分吸收较多。
预防农作物肥害技术要点
1、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新鲜的有机农家肥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用量,减轻盐害。
2、推广平衡施肥
有机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要配合施用。适当降低氮磷肥用量,补充钾肥,配施硼、锌、钼等微量元素。
3、选择适宜的化肥品种
最好使用副成分少的化肥,不要过量施用铵态氮肥和硝酸铵肥料,提倡用低氮高浓度复合肥。
4、施肥做到适量勤施
化肥一次用量不宜过多,碳铵小于25公斤/亩,硫酸铵小于15公斤/亩,尿素小于10公斤/亩,过磷酸钙小于25公斤/亩。追肥时应少施勤施。
5、提倡化肥深施或沟施覆土
这样可以保肥、减少挥发损失、减轻直接伤苗,不可撒施化肥,穴施要距作物根茎10厘米以上。要深施盖土,施后浇水。
6、发生肥害,及时浇水稀释
叶面可喷复合微生物肥料500倍液,效果较好。
缓释和控释肥料
所谓缓释/控释肥料是指这样一类肥料,其中的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较长,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中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或者指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的多少进行释放,当作物处于旺盛生长期时,就快速释放养分,当作物处于生长停滞期,就少释放或不释放。
目前,人们常将这类肥料区分为控释肥料和缓释肥料。控释肥料是以颗粒肥料(单质或复合肥)为核心,表面涂覆一层低水溶性的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或者应用化学方法将肥料均匀地融入分解在聚合物中,形成多孔网络体系,并根据聚合物的降解情奖品而促进或延缓养分的释放,使养分的供应能力与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要求相一致协调的一种新型肥料,其中包膜控释肥料量最大的一类。缓释肥料是指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远远小于速溶肥料,在土壤中能缓慢放出其养分,它对作物具有缓效性或长效性,它只能延缓肥料的释放速度,达不到完全控释的目的。
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为控释肥料,它使肥料释放养分的速度与作物需要养分的量一致,使肥料利用率达到最高。有专家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控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料。但笔者正好有相反的观点,控释肥料仅仅是缓释肥料的一种形式,因此缓释肥料包含了控释肥料。目前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控释肥料,学术办尚有争议。一般认为,真正广义上的控释肥料是指能依据作物营养阶段性、连续性等营养特性,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调节和控释氮、磷、钾及必要的微量元素等养分供应强度与容量,能达到供肥缓急相济效果的长效、高效的植物营养复合体。可见,要做到真正的控释,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基本上可能性不大或者说非常困难。所以,笔者更倾向于将一般所说的控释肥料归类为缓释肥料,从而将这一类肥料都叫做缓释肥料。
磷酸二铵的属性与合理施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三北地区农业种植中对磷酸二铵的施用效果都很认可,随着国产磷铵产量的快速增长,大量磷肥的施用,从1981年至2000年,我国粮田土壤磷素以11%的速度增长,土壤全磷、有效磷平均提高0.21克/公斤和5.7毫克/公斤。缺磷土壤面积已经从80年代的67%减少到50%以下,富磷土壤面积从7%增加到15%。通过多年来施用磷肥,我国北方农业区土壤中速效磷水平已经普遍上升,尤其是高产农田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地,表层20厘米土壤速效磷的水平很高。这就说明三北地区在维持作物产出的情况下,保留在土壤中的速效磷已经有所积累,造成连年施磷铵效果不如初效的现象,这种现象又错误导向出施肥量不断地提高,施用方法不适宜地扩大,例如有的用量达50公斤,有的将磷酸二铵作追肥和冲施肥等。
今天要求合理施用磷酸二铵要根据磷酸二铵的自身特性,根据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施肥用量和施用方法。按照平衡施肥的原则,充分发挥磷铵的增产作用。磷肥施用的技术要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调整。 磷酸二铵是一种低氮高磷的二元高浓度复合肥
如何识别土壤肥力
土壤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叫做土壤肥力。
在配方施肥中,首先要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的大小。由于土壤肥力是土壤屋里、化学、生物和环境因素的综合表现,目前还无法用确切的数量指标来表达突然的肥力水平,更不能用其中一个或几个因子的数量来概括土壤肥力,所以通常把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的土壤上所得的产量即空白产量作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一般地说,空白产量高,说明土壤供肥能力强,肥力高。反之,土壤供肥能力弱,肥力低。
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肥料的关系
微量元素是针对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而言的相对概念,是指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其可给性很低,以及动植物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少的一类营养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以含有大微量元素为主的物质做肥料就称为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都直接参与植物的营养和代谢过程。它们对动植物的营养和代谢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互相代替的,有互促和制约的关系。微量元素肥料和大量元素肥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如此。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要在大量元素肥料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肥效。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都会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严重缺乏时会造成死亡。同时,在不同的大量元素水平下,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不同,当大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增加以后,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数量也会相应增多。如果这时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就可以促进大量元素的吸收作用。大量元素肥料施用不合理也会诱发微量元素的缺乏,需要通过施用相应的微量元素肥去解决(例如:过量施用磷肥会诱发缺锌)。但若企图减少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而只靠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来获得高产,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协调好微量元素肥料和大量元素肥料的关系,合理配合,合理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肥效。
什么是新型肥料?
什么是新型肥料?当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字面上来理解,所谓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中有关新型肥料目录就包括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剂、缓控释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植物稳态营养,土壤调理剂,有机肥料等。新型肥料与常规肥料的区别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而一个事物的“新”与“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新型肥料,不久之后可能也就成为常规肥料了,而现在的常规肥料也就是当年的新型肥料经多年应用而稳定下来的。
合理施肥的要诀
三种施肥方式要灵活掌握:一般施肥有三各式,即基肥、种肥和追肥。基肥是作物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还有一部分化肥,特别是磷、钾肥。其主要的是为作物整个生长期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尤其对满足作物中后期对磷、钾养分的大量需要有重要意义。种肥是指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附近的肥料。种肥的目的在于解决苗期营养问题,促进壮苗。有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有时也可施用少量的氮、磷化肥。切记化肥用量不可过多,否则易造成“烧苗”。同时高浓度、湿性大、挥发性强以及含氯化肥不能(宜)作种肥。用液体微肥拌种、浸种也属于种肥的范畴。追肥是生长期内解决作物需求养分与土壤供应养分之间的矛盾而施用的肥料。为了及时供应养分,主要是施用速效性肥料(特别是氮肥),而且用量较大,以保证作物丰产对养分的需求。以上3种施肥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录活掌握,不要强求一致。例如在干旱地区强调肥料一次性作基肥;两熟制地区的夏玉米,为了抢种往往没有时间施基肥,只好及早重施追肥。不过,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还是应该提倡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为好。
春玉米施肥宜前轻后重
基肥 春玉米应根据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的基本原则施肥。基肥一般应占施肥总量的70%左右,大部分磷肥也应结合基肥施入,一般在前一年结合秋耕施用。施用基肥时,应使其与土壤均匀混合,如用氮肥作基肥,一定要深施,以防氮素挥发损失。在缺磷土壤中,每公顷施普钙450~600公斤;在缺钾土壤中,每公顷施氯化钾150公斤;在缺锌土壤中,每公顷施七水硫酸锌15公斤。
种肥 春播前,用少量农家肥再配合适量的氮、磷化肥条施或穴施,作为玉米种肥。
追肥 春玉米追肥多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方式,即在玉米拔节前施入追肥的1/3,每公顷施尿素75~15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肥2/3,每公顷追施尿素150~300公斤,满足玉米雌穗的小穗、小花分化以及籽粒形成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实验结果证实,春玉米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方法,比采用“前重后轻”的施肥方法增产13.3%。
为什么氯会使某些作物减少产量和降低品质?
氯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它在植物体内有多种生理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少部分氯参与生化反应,而大部分氯以离子状态维持各种生理平衡。当缺氯时,会影响植物生长,但常年施用含氯化肥,土壤中氯离子过多时,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氯害虽未达到可见症状程度,但轻则抑制植物生长,重则减产。这正是滨海盐土上常常发生盐害的原因之一。
由于各种作物对氯的敏感程度不同,糖用甜菜、水稻、小麦、玉米、菠菜和番茄属于对氯不敏感的作物,而烟草、菜豆、马铃薯、葡萄、西瓜、莴苣和一些豆科作物则属于对氯敏感的作物,所以易遭受氯的毒害。
因此,对氯敏感的作物,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含氯化肥时,常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例如,氯过多会降低烟草的燃烧性,氯味不好;氯过多使薯类作物的淀粉含量下降,品质差;氯过多会降低果品的糖分,而酸度较高,使果品风味欠佳等。应当指出,含氯化肥都能提高纤维如棉花、亚麻等的品质。
农作物施肥为何会出现负面效应
有些农民为了迅速夺取高产丰收,往往随意加大投肥数量,结果常常事如愿违,甚至造成作为肥害发生。从各地农作物受害的情况来看,原因大体上有如下几个类型。肥料浓度过大 一般而言,蔬菜的需肥量要比粮棉油等大田作物要大得多,但其需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若盲目投肥,致使土壤溶液中盐分浓度过高,会使蔬菜出现反渗透现象,发生“生理干旱”,使农作物受到灼伤或者停滞不长。
有毒气体 大田农作物中,气体毒害的症状较少,而大棚蔬菜中时有气体中毒伤害现象发生,如有的大棚内过多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者生物有机复合肥;有的施磷酸二铵或氯化铵等,都会在转化过程中产生氨气,当棚内氨气浓度超过5%时,蔬菜叶片就会出现伤害,严重的整株叶片凋萎,根系变褐转黑。
近根施肥 有的农户以为,越是靠近农作物或者蔬菜根部施肥,吸收肥料会越快,因而,在施肥时挨着作物的根系开沟或挖穴施下,结果使根部最活跃的根系遭受破坏,障碍再发新根。
施肥比例失调 当某种肥料元素过量时,会抑制另一种元素发挥作用,这就是常说的拮抗作用。为了防止大田农作物及蔬菜因施肥产生的伤害,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测土施肥,提高平衡施肥水平 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不尽相同,要根据当地土壤普查测定的资料,缺氮补氮,缺磷钾的补磷钾,为作物生育提供全元肥料。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土壤的肥力除了养分含量外,还要有良好的水分、温度、通气状况及保肥供肥能力,而增加有机肥,则是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的基础。
选用缓释肥,平稳提供养分 缓释肥、特别是增添了缓释剂的无机颗粒肥,养分的释放有个转化过程,因而,应配合施用,可以避免或减少肥害。 限量施肥,全程施肥 作物的吸肥表现在生育的全过程之中,需分段施肥,各生育阶段要按需施肥。
单、双氯复混肥有什么区别?
氯基复混肥又分为双氯和单氯复混肥,双氯和单氯混肥所用的生产原料不同。市场上多数复混肥都是双氯的,它是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原料,采用混配方法、通过物理混配而生产的复混肥,其含氯量通常高达36%--40%,单氯复混肥的生产原料只用氯化钾而不用氯化铵,其含氯量比双氯复混肥低很多,但比硫基复混肥略高。
什么是双氯复混肥?
双氯复混肥是指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原料,采用混配方法、通过物理混配而生产的复混肥,其含氯量通常高达36%~40%,所以称为双氯复混肥。
氮肥深什么好处?
1)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以及反硝化脱氮的损失,还可减少杂草和藻类等对氮的消耗。
2)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提高根系活力,养分吸收较多。
什么是氯基复混肥、硫基复混肥?
氯基复混肥是指钾素来源采用氯化钾为原料的复混肥,表示符号:“CL”。
硫基复混肥是指钾素来源采用硫酸钾为原料的复混肥,表示符号:“S”。
为什么大豆要分层施肥?
大豆在苗期,营养的主要来源是两片子叶,当子叶中的营养耗尽,则由根系从土壤中有收养分,而此时根系并不发达,吸收的营养有限。如果只施一层肥且过浅,易损失,利用率低,而且易产生肥害。大豆在生长中期由于有根瘤菌固氮作用,大部分营养都由根瘤菌提供,此时养分充足,而到了生长后期,由于根瘤菌失去固氮功能,根系扎过肥层,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如果分层施肥,即保证了前期苗的长势,苗期不产生肥害,又能保证后期不脱肥。
怎样合理施用含氯化肥
含氯化肥是目前生产量和施用量较大的一类肥料,使用好这类肥料,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各种作物对氯的敏感程度不同。对氯敏感或耐氯力弱的作物,主要有烟草、甘薯、茶等,这些作物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等含氯化肥常会影响产品和质量。例如氯过多会降低烟草的燃烧性,气味不好;薯类作物的淀粉含量下降、品质差;降低果品的糖分,而酸度较高,使果品风味欠佳等。因此,对氯敏感作物应尽量选用含硫钾肥或不含氯化肥。相反,对氯不敏感或耐氯力强的作物,如甜菜、菠菜、谷子、红麻、萝卜、水稻、棉花、高粱、油菜、黄瓜、大麦等,这些作物选用含氯化肥不但可以节约购肥成本,而且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水稻田施用含氯化肥,可以减少硫化氢对稻根的毒害,效果往往好于含硫肥料。耐氯力中等的作物主要有玉米、花生、豆类、番茄、茄子、甘蔗、芹菜、大白菜、小油菜、草莓、花椰菜等,这些作物可适量施用含氯化肥。是否能够施用含氯化肥还要看当地的雨水和灌水条件,例如气候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较普遍地区,一般应少施或不施含氯化肥。大硼菜地含盐量高,封闭管理,也不宜施用含氯化肥。而在多雨或有灌水条件地区,可以在基肥中施用含氯化肥,因为土壤中氯容易随水淋失。
为什么大豆重迎茬减产?
一是养分因素 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大豆,每年都吸收相同养分,因而造成营养元素片面消耗;
二是病早因素 由于以大豆为寄生传染的细菌性斑点病、孢囊线虫病及力核病等越冬基数较高,并获得继续发病的环境和条件反射,因而危害越来越重。
三是生物因素 大豆连任三年以上,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有很大变化,即腐败菌较多,导致根腐病。植物和微生物分泌的有机物,有些是抑制素,使土壤中毒,环境恶化,造成大豆减产;
四是植株因素 重迎茬大豆导致土壤养分单一,物化性状及生物活性改变,病、虫草害严重,大豆植株生育不良。
农业类型知识科普
1、绿色农业: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IPM)、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INM)、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2、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3、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
4、工厂化农业: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5、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倾慕,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6、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7、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8、设施农业:设施农业主要是以智能温室为主,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自动开启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的高科技“智能”温室。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在温室内部提供一个最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
9、太空农业:太空农业 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太空环境资源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其中包括利用卫星或高空气球携带搭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昆虫等样品。在太空宇宙射线、高真空、微重力等特殊条件作用下,诱发染色体畸变,进而导致生物遗传性状的变异,快速有效地选育新品种的空间诱变育种;利用卫星和空间站在太空环境下直接种养生产农产品,用于解决太空人员的食物来源,甚至返销地面以补稀缺。
10、光伏农业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高效 设施农业相结合, 一方面太阳能光伏系统可运用农地直接低成本发电。光伏农业也可运用在林业生产或水利建设上,比如太阳能水情监测报告系统、林业监测报告系统、水利灌溉系统等都需要利用光伏科技和太阳能。
11、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农业百科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