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其实屈原和粽子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小时候过端午节,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总会给你讲一个屈原和端午节的故事。我们为什么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要吃粽子呢?是因为战国的时候,有位楚国的大忠臣屈原在这一天听说秦国的军队攻占了楚国的国都郢,屈大夫痛心疾首,便投了汨罗江,老百姓为了让屈大夫的尸身免遭鱼虾的啄食,便纷纷包起来粽子,投入江中。由此,端午节吃粽子就渐渐成为了重要的节俗。这个传说大家都知道,甚至还有好几个版本,但屈原和端午节真的有关系吗?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20世一、二十年代,北大的顾颉刚教授等人发起了对历史传说的考察,人们称为“疑古派”,发现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其实都是层累地创造的历史,从一个民间故事,经过一代一代人对其不断地丰富,累代叠加,最终丰满成我们现在熟知的样貌。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当属最为著名的论断,从齐国的杞梁妻哭丧,转化成杞梁妻哭崩山,再到哭崩长城,后来又掺杂进姜嫄崇拜,最终变成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其实,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也大致如此,从历史的记载来看,他们之间也就有那半毛钱的关系。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端午节屈原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吴均写了一部《续齐谐记》的志怪小说。故事中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了汨罗江,为了纪念这位大忠臣,楚国人便用竹筒贮米做成筒粽,投到江里以祭祀屈原,年年如此。到了东汉的建武年间,有一位长沙人碰见了一个自称屈原的人,说你们每年都给我投递筒粽,我非常感激,但是每年这些粽子都让蛟龙先一步偷着给吃了,你们下次再行祭祀的时候,能不能用菰叶把竹筒封上,再往上面缠一些彩线,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由此,人们就开始用苇叶包粽子,并在端午这天带上五彩丝线了。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首先来说,小说一类的文学作品并不作为可信的史料,尤其是志怪小说,这就相当于用聊斋故事证明历史是一样的,只能说故事当中的一些细节透露出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风俗。《续齐谐记》也是这样,故事中说到了老百姓做粽子祭祀屈原,但由于蛟龙的阻挠,屈原总是吃不到。这就属于不可信的范畴,但当时人已经开始吃粽子到是确信无疑的。就在《续齐谐记》同时代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

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练叶插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可见类似于食货志的风土记载中,当时的荆楚大地确有食筒粽和系五彩线的风俗。不过,从史籍的记载中,我们又看到就当时原楚地的风俗当中也未见吃粽子和屈原有什么关系,不仅南北朝时期没有,之前的文献从未提及,即便是屈原所在的楚国故地,历经秦、汉、三国,都没人指出他和粽子有任何关系。可见《续齐谐记》里的志怪故事算是屈原和粽子的始作俑者,那么之后,人们又对这个故事不断添油加醋,才形成了现在我们熟知的说法。

再者,从文献上看,当时人吃粽子并不在五月初五,乃是在夏至!《荆楚岁时记》里提到了粽子的古代称谓,叫角黍,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和东晋范汪的《祠制》中都有仲夏或端午吃角黍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早年间,粽子还不是端午的专用食品,夏至吃粽子才更合时令。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粽子的早期形制角黍,其实更符合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黍,我们大家都熟悉,是上古时期重要的五谷之一,从《诗经》里多篇诗歌的记述中,我们都能看的“丰年多黍”的话题,而黍也正是周天子在仲夏时祭祀祖先的重要祭祀品,而粽子本身类似于牛角的形状,与商周时期常见于祭祀和宴飨的牛角、牛角杯又颇为近似。这就很容易看出,粽子,或者说角黍,最早是北方黄河流域的先民在仲夏时节的节令佳品,随着水稻文化的渐渐深入,黍在粮食作物中地位的下降,以黍为原料的角黍也就渐渐让位于以米为主料的粽子了。这当中和屈原,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传说就是这样,流传千年的民俗,有可能就是因某时某地的一个小故事而渐渐丰富形成的。屈原与端午节就是这样,不过是当年《续齐谐记》中的一个小故事,便不断层累地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民俗,但现在知道《续齐谐记》的人恐怕很少了。端阳将至,虽然屈原和粽子不过只有一毛钱的关系,但并不妨碍我们过节的乐趣,也并不妨碍我们以粽子来纪念伟大的诗人,追溯传说的渊源流变,不过是为大家在节日里增加一片闲谈而已。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