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满足“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刚性支出,日子更“紧”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9%;疫情影响在2月份更加凸显,当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1.4%,这一跌幅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低点。说明国家财政兜里的钱少了,日子更“紧”了。

经过7年多精准扶贫,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如何在“紧日子”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说起“紧日子”,并非针对我们实施的财政政策,而是说当前情况下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原因有三,首先是去年减税降费的翘尾因素,这两年我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以支持实体经济,去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其次受疫情影响、经济活动减少带来的减收,这个影响随着3月以来各地经济秩序恢复、复工复产加速而逐渐收窄。最后就是前期为应对疫情冲击、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已出台4批次20多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预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过1万亿元。

与此同时,脱贫攻坚战也进入到最为“吃劲”的关键时刻。一方面经过前期努力,我国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但现有困难群众大多集中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用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更要有资金保障。

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刚刚脱贫的群众面临很大“返贫”风险。比如在就业方面,去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打工,外出务工为2/3左右贫困人口贡献了2/3左右收入,为此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这也需要资金纾困。

打赢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越要绷紧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资金尤其重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一是发挥中央财政作用。中央要求财政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近日,财政部下达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0.27亿元,目前已累计下达1396.36亿元,下达时间比往年提前1个多月。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和其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及挂牌督战地区倾斜。

二是各地继续“开源节流”。这两年,各级财政部门大力压减如“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不断增加对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投入,去年全国农林水支出中扶贫支出增长11%。今年受疫情影响,同时还要满足“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各地仍要“勒紧裤腰带”,继续过“紧日子”。

三是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地方政府可在一般债券支出中安排一定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各地可有序扩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中央和省级各部门需要根据补短板要求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