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来了!六大内容透露强烈信号!

强农惠农政策主要涉及两大方向,一是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二是对农村的优先投入政策。今后在继续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关键要调整政策的着力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使用方式、提高支农效能、优化投入结构上,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途径,加大财政支农政策供给。


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来了!六大内容透露强烈信号!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政策包含了农业生产和流通、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乡村建设等六大内容,透露出了方式创新、结构优化的强烈信号。笔者认为,这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持续优化的重要标志,今后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途径,加大财政支农政策供给。

强农惠农政策主要涉及两大方向,一是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二是对农村的优先投入政策。财政是公共资源的核心部分,也是国家政策的基础工具。农业农村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具有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功能,其自身盈利性较低,有很强的外部性,尤其需要财政支持。无论对农业还是对农村,财政支持不能减、力度不能小。

从农业来看,相比二三产业,农业是弱质产业。各国都对农业予以补贴和保护。近年来,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快速增长,范围越来越宽,已初步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促进了粮食丰产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农业底子薄,基础投入欠账多,加之农业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触顶,目前的政策力度还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

从农村来看,相比城市,农村是短板领域。过去很多年,城里的事情财政管、村里的事情农民办,城乡差距较大。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基本改变了农民的事农民自己办这一格局,但离乡村振兴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

随着财政收入增幅趋缓以及农业补贴日益逼近世界贸易组织的黄箱补贴上限,强农惠农政策确实一定程度存在激励效应递减问题,需要调整和完善。最近两年,国家已开始着手调整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行玉米价补分离、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今后在继续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关键要调整政策的着力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使用方式、提高支农效能、优化投入结构上。

创新使用方式,要做好整合文章。整合,就是要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把各类涉农资金尽可能打捆使用,形成合力。重点是对补贴实行分类整合,区分对农业的产业支持、对农民的收入支撑和对农村的环境保护三大类。需要明确的是,所谓整合,即不撒胡椒面。但不意味着不管不顾小农户,政策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指支持能显著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型主体,最终目的还是惠及广大普通农户。

提高支农效能,要做好撬动文章。撬动,就是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农村。财政支农要优先用于公益性强、受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领域,优先用在必须依靠政府有效组织和推动的领域。有些领域,市场自身就能更好发挥作用的不应给予财政支持。强农政策要处理好支农惠农与资本参与的关系。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农业服务、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优化投入结构,要做好引导文章。引导,就是更好指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首先要突出效益导向,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科技、职业农民培训等的投入,促进农业降成本、提效率。其次要突出绿色导向,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和耕地休耕轮作、土壤地力保护、化肥和农药减量、地下水超采治理等的投入,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