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实验室团队与植物肉品牌合作研发的中国第一代人造肉产品预计9月面市。邀请了很多老上海市民进行对比测试,大多数品尝者分辨不出二者区别,而其主要原材料来自于大豆蛋白和碗豆蛋白。除了口味与真肉接近,零胆固醇也成为另一卖点。
一、地下实验条件艰苦,研发人造肉难点还是味道
李健是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他的团队两年来专注于植物肉成分解析,力争剔除植物蛋白中的异味成分。9日,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他的两间实验室位于学院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条件相当艰苦。
李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团队开展植物肉成分解析和风味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两年多了,主要解决植物蛋白异味的问题,以及怎样利用天然植物源的分子来改善植物肉的味道。通过把植物蛋白原料里面的风味物质提取出来,进行分析,看里面的异味成分是什么,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李健给记者演示了一下其中一台用于分析风味的仪器:样品进入仪器后可以进行分离,一部分用于制造气样色谱,另一部分通过嗅闻等方法,辨别它的成分。通过剥离一些异味成分,得到更接近真肉的人造植物肉。
李健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造肉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样研发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人造肉食品,首先要实现的是饺子、肉丸等碎肉产品,继而研制出完全模拟牛排、排骨、红烧肉等人造肉产品。
被问及最大的难点和门槛,李健略加思索后回答:味道是很复杂的科学问题,我们闻到的每种食物味道,是由几百甚至上千种挥发性的物质引起的。怎样去解析这些味道的物质基础,另外去掉一些不好的物质,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点。
二、追求5D仿真,煸人造肉也能哧啦哧啦
长江日报记者在李健实验室见到前来谈合作的一家植物肉初创品牌创始人。两位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年轻创始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们品牌今年刚刚创立,希望能够制造出一些符合国人口感的植物肉产品,最重要遵循的原则是美味。我们强调5D的仿真概念,从色香味、口感、声音等全方位仿真动物肉。声音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在中餐烹饪时,煸肉片、炸鱼会有哧啦哧啦的声音,非常刺激人的食欲。希望我们纯植物源的产品,能够在这五个层面高度仿真。
长江日报记者问:什么时间能够吃到您家的人造肉?该品牌创始人吕中茗笑着说:我们的产品向市场推进的速度很快。我们正在抓紧备货和改良产品,今年第一款产品是仿老上海鲜肉月饼的植物人造肉月饼,已经请很多老上海人对比测试,很多人分不清楚。而且植物蛋白的天然优势是没有胆固醇,适合‘三高’人群。
三、植物人造肉刚起步,前景巨大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人造肉的量产,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6亿左右,如果仍按照现在的饮食方式尤其是肉制品消费习惯,地球上的肉制品不足以保证将近100亿人口的消费需求。从食品安全方面去考量,植物肉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首先植物蛋白在中国有非常大的规模生产的产业基础,如果能够做到味道和口感与动物肉媲美,将以更少的资源服务更多人口,有益于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李健和薛岩都对长江日报记者强调,植物肉应该是未来食品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将节省三倍到四倍的原料,现在只是起步阶段。
四、人造肉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价格如何?
具体操作首先是从动物的组织或器官上获得干细胞。众所周知,干细胞实则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通过对干细胞进行繁殖,人们便可以得到该动物的肌肉组织。
实验室培育出来的肉类有很多好处。首先,这将消除对培育和屠宰动物的需求。要知道,仅在美国,每年就有大约90亿只鸡和3200万头牛被宰杀。
此外,它还有助于抑制气候变化,因为农业,尤其是肉类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当然,如果实验室培育肉类技术能够成功推广,还会让相关人士赚得盆满钵满,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
但迄今为止,这些人造肉产品如何从实验室走向消费者的菜篮子,并最终被端上餐桌,一直面临如何监管的问题。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11月16日,美国农业部与FDA正式就实验室制造出来的肉类产品的商业化制定了规则框架。这在全球尚属首次。
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药管理局近日宣布,他们将联合对这种肉类的生产进行监督,以便其可以被安全地出售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不过,人造肉在迈向餐桌的道路上还面临着另外一只拦路虎:人造肉的造价昂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