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针对网友“在烟盒包装上增加警示图片”的建议,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复表示,将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进一步做好烟草控制工作。网友建议烟盒印警示图片,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指出,中国是烟草产量和吸烟人数都非常多的国家,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是在国内烟盒包装设计比较美观,具有一定诱惑性。该网友认为,漂亮的烟盒包装是引诱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媒介,建议国家烟草局出台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大而清晰的警示图片,降低人民群众尝试吸烟的欲望。
对此,9月17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复说,该局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公约》规定:“缔约方在公约生效后三年内,根据国家法律采取和实行有效措施,网友建议烟盒印警示图片,确保健康警语和信息宜占据主要可见部分50%或以上,但不应少于30%,可采取包括图片或象形图的形式”,并未强制要求各缔约方必须采用图片警示。
回复称,我国卷烟包装经过历年数次调整,网友建议烟盒印警示图片,增加了警语内容、扩大了警语区面积、加大了警语字体、增强了颜色对比度,警示效果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境内卷烟包装完全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规定要求,且能够达到告知消费者烟草危害健康的警示效果,“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人和青少年的吸烟率均稳步下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加大预防和劝阻未成年人吸烟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烟草控制工作。”回复说。
9月17日,针对网友“在烟盒包装上增加警示图片”的建议,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复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加大预防和劝阻未成年人吸烟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烟草控制工作。”
此前,不仅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烟盒增加警示图片,新闻媒体也多次刊文提出类似建议,但迄今为止,国内烟盒上只有警示语,没有警示图片。网友建议烟盒印警示图片,虽然我国卷烟包装完全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规定要求,但实践表明,警示图片效果更为显著。2018年报道就显示,全球已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烟盒包装印制了警示图片。
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2016年曾明确表示,烟盒上没有增加图标的打算。当时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的,并没有违约;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标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相比之前,此次回复让人对烟盒包装做出增加图标的改变有了期待。
“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释放三个信息:一是,有关烟盒包装警示研究一直在进行,才有“继续”之说;二是,“加强”二字表明这项研究将比过去更加重视;三是,未来烟盒上增加警示图片存在可能性。有希望显然总比没有希望要好,这说明国家烟草专卖局重视舆情民意。
有关部门的确应该重视烟草对国民健康的危害。虽然近年来我国控烟取得一定成效,北京、深圳等城市已经实施了公共场所控烟条例,成人和青少年的吸烟率均稳步下降,但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写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披露的相关信息表明,目前我国控烟形势仍不容乐观。
我国烟民数量超过3亿,人群吸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控烟目标尚有较大差距。用数字来说,控烟目标是,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至20%,但到2018年这个数字为26.6%,能否在2030年之前降至20%仍是未知数。
作为关乎国民生命健康的一种承诺,20%的控烟目标必须要如期实现。如果再过三四年,实际控烟效果仍与目标差距较大,如期实现目标有难度,那么给烟盒上增加图片警示就是大概率事件。
是否给烟盒增加警示图片,除了与实际效果有关,还取决于控烟机构与烟草企业的博弈。控烟力度越大,对烟草企业的销售和收入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有关方面如何来平衡相关利益,现实来看,烟草税收影响一些地方公共支出。
当然,除了国家层面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外,对烟草税收依赖性不强的地方,可率先在本土出售的卷烟包装上增加警示图片,减少烟草危害健康,加大控烟力度。
2021年9月17日,针对网友“在烟盒包装上增加警示图片”的相关建议,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复仅仅说:将继续加强卷烟包装警示研究,进一步做好烟草控制工作。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答复是非常官方的,也是非常敷衍的,实际上说了等于什么也没说。
控制吸烟,是国际责任,也有相关的国际条约限制和要求。《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有明确的规定,烟盒包装上印上警示图片,既直观,又简单,能够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网友建议烟盒印警示图片,尽管我们的香烟上也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简单一行话,比较单调,也不够突出,一般人都不会在乎。其他很多国家,都在烟盒上印着照片,数据显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警示图片面积大于50%,或者是吸烟破坏的牙齿,或者是吸烟吸坏的肺部,图片直观,冲击力强,具有很强的压迫感,能让吸烟者感觉一激灵,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宁要漂亮烟盒,不要百姓健康!为了国民健康,刻不容缓啊!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