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 应届生身份可保留多久

据大众常识网了解到,关于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应届生主要指大学毕业生,2020年国家政策规定应届生身份保留2年,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后两年内都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工作或者考试,近日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安排大学生就业。下面大家随大众常识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哦~

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与其他委员联名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促进有生育安排的女大学生就业。将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从当前的2年延长到5年甚至取消,打破当前毕业-就业-结婚的模式。

2020应届生身份保留两年

2020年,应届生的数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874万人,创历史新高。但现在正处于特殊时期,基本所有的学校都还没有开学,无论是省考、国考面试、事业单位联考还是其他公职考试,均已被延迟。那些打算今年找工作的人,眼看着金三银四就这样过去,内心难免会有焦虑。

所以,国家最近也是相继出台了许多暖心政策,至少这3个消息听起来,让应届生安心多了。提醒大家不要错过!

1进入事业单位、国企的机会变多了

根据最近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要求国企连续两年扩大招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各级事业单位空缺岗位在两年内提高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也就是说,今年应届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国企等岗位的几率将有很大的提升。

2考研、当兵的机会变多了

除了事业单位和国企扩招以外,其中还包括2020硕士研究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规模也将有很大的提升,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于此同时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的规模。对于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多了一个选择的放向。

3适当延迟录用接收 应届生身份保留2年

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和签约录取时间。对延迟离校的应届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

一般情况下,毕业生最好找工作的最佳时间就是刚毕业的那年,从目前来看,往届生的优势并没有应届生那么大,一旦错过应届生的身份,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现在应届生的身份被扩展到了两年,也就是说今年的毕业生到明年还可以使用应届生的身份。期间以应届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以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的手续。如果是报考公务员,还能和在两年内解决户口、编制等问题,都能按照应届生来算。

应届生找工作注意事项

第一点 找什么工作,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一点真的是非常关键。也许你以为的我能力各方面都比他强,但是你去了农林牧副渔(没有歧视)行业当了管培,他去了某移动互联网或者金融公司打杂。结果五年后,你虽说当了个经理,他在互联网或在金融公司摸爬滚打,结果也只是一个资深的专员或者主管,但是你会发现,你们的薪资差距真的不是能力决定的, 而是行业和公司决定的。2019年国家统计局5月14日发布《201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主要是以私营和非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做比较,进而分析各行各业的年工资增长和下降水平。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2018年前三的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7678元,金融业12983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3343元。看来互联网、金融、科学研究是稳坐前三的宝座,而且这2年的平均工资水平达到了1万元以上,再看看4月统计的数据:我国只有不到2成的打工者月薪过万。看来行业决定工资水平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国工资过万的打工者,主要在这3个行业明显居多。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6466元,住宿和餐饮业48260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534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59%和67%。

第二点 去所在行业的前三名的大公司,无论是以打杂还是实习生进去,反正先进去!为什么刚刚讲完了行业,再讲公司。因为行业决定了你所在公司的下限,而行业顶级的企业决定了这个行业发展的上限。其次,大公司无论是人员培训、工作专业性、职场人脉、职场背书(后续跳槽有个大公司背书非常重要)、职场经验都是远远优于小公司的。千万不要说大公司就是一颗螺丝钉,小公司的话能学到更多。难道你初入职场,你的本职工作一下就能学到顶级水平呢!我的建议是不要全能,因为你的全能在公司看来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事无能,与他人相比,你没有可比优势!职场前三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三年选择的对不对、走的扎实不扎实,决定了你后面的职场顺利程度。但是大公司虽好,不可一直做专员的事情,三年都没有晋升为小组长和主管,那么你就要去找领导了,去问问到底哪些方面没有达到要求,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知识能力上的,要不要重新内部调岗,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第三点 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朝阳行业前三名的大公司里面。为什么我要强调一点是以管培生的身份,因为这个管培生身份是自带光环的,是公司高层予以关注的,一般大公司都是高层来带教、有一个一年的带教期,除了这一点,还有就是公司给的资源会非常多、非常好。只要你水平不会很差,你的晋升机会会比普通的人员快好几倍。在职场,就好比官场,一步差,步步差。

第四点 不要以绝对薪资待遇来评判选择两个公司优劣。长远眼光会让你走的更稳,走的更远。我们将职场前三年很重要,但是还有后半句,职场比拼的不是三年五年,而是三十年到四十年。所以不能用A公司比B公司多给我1000元月薪来选择,一定要去A公司。那么有可能前两年赚的多一些,但是忽略了后期的晋升、学习与成长等等。

第五点 学会吃点小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作为新人,难免会被老同志欺负,我觉得只要不是原则尊严上的问题,有一些小亏可以接受。比如领导抛出一个项目,也许你知识负责某部分,但是A员工说帮我个小忙,把他部分也帮忙做了。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答应和跟他说清楚:可以帮忙质量不能保证。还有譬如一些小事情,比如打扫卫生、团建等等,出力的多多出力,而不用去计较,那几个老员工都好吃懒做,我为什么就要多做呢!职场是一个小社会,凡是太死板的人结局都不会太好。《长安十二时辰》有句话:外柔内柔,被人欺;外刚内柔,被人轻;外刚内刚,人毁之;外柔内刚,成大器。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外柔内刚的人。这些吃小亏并不等于违背原则和一直被人欺压还要忍受,小亏指的是可能是一个项目成果,你可能是主要功臣,结果你的奖金和其他人一样,可能是平常的工作量你比被别人多一些,但是工资和大家是一样的。

第六点 欲成事,先成人。低调做事,高调做人。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句话是我初中校训改编而来。我初中的校训我清楚的记得是:欲成才,先成人。意思是要想成为人中龙凤受人敬仰,必须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做人。所以要想在职场发展的好,我们的人品、口碑至关重要。也许初入职场,我们都缺乏知识经验和工作技能,这些其实都可以快速的上手和学习,大家也会拼命去学习,但是有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些做人、情商沟通的事情,而恰恰这部分决定了你是否能走的更为长远的关键。

第七点 发现行业和公司都不太对劲,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在询问了业内人士后能跳槽就赶紧转行我们初入职场, 也许职业规划也懵懵懂懂的,也许一下子扎下去,随便进了一家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后,各方面感觉都不太行,那么你可以考虑是否转行跳槽的问题了,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你的个人所见所闻,你可以去侧面打听公司的发展、行业的发展,最好找一个业内资深人士,因为无论是专业角度还是知识经验,都会比你看问题角度更高和更远。在一个行业浸淫的越深,如果是行业发展都不错,那么你也能快速成长,但是如果你还是选择待着,那么你要么是温水煮青蛙的那只青蛙,最后跳不出来,要么就是后面跳出来了,但是代价太大,还不如早点跳。

第八点 职场没有绝对朋友,有的只是同事和利益职场斗争并不低于官场斗争的激烈程度,也许你刚进公司感觉无论是上司还是同事都对你嘘寒问暖,微笑以待,感觉就是来到了大家庭。如果你就这么认为了,那么我想你会吃大亏的。职场上,虽然我们都是为公司目标服务的,但是每个人站的立场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公司资源就这么多,难道你还指望这些资源会主动送到你口中。所以职场的同事可以以朋友角度相处,但是切记切勿把个人对公司人事的看法一股脑的对他交代的一清二楚,因为你也不知道他会怎么想和告诉谁。

第九点 永远记住,公司只是个平台,你要衡量的是你的自我价值,要去掉平台带给你的一切也许你进到了一个大公司,一切都是顺风顺水,可能过了半年就晋升了,薪资待遇都比其他人更高。也有猎头和其他公司高薪挖你,你很心动。如果你心动跳槽了,我敢肯定你一定会后悔。因为我们的个人价值永远是建立在公司平台基础上的,很多东西,如果失去了平台和公司带给你的光环和资源,也许你剩下的就是你的高傲了吧!

第十点 没有永远的公司,只有提高自我认知,才能战无不胜初入职场,也许我们要学各种各样的技能与知识。我承认,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但是我可以明白的告诉大家:知识也是有时限的,也会过期的。就好比,你学习了一款flash软件,但是在工作上你能用到吗,软件早就更新换代了,那么我们要学的是什么:提高自我认识和思维能力。企业归根结底是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越到职场的中后期,你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自我认知思维能力越重要,你难道指望马化腾给微信写代码吗?根本不现实。

以上是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大众常识网首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