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常识网

建造万里长城有什么作用 [

据大众常识网了解到,关于建造万里长城有什么作用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防御军事工程,每个朝代所称的名字都不一样,如秦称之为长城,汉称之为塞防等等。因为其总长度超过了万里,故称之为万里长城。你知道长城的历史作用及意义是什么吗 ?跟大众常识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长城

万里长城修筑的历史及作用和意义

长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防御性军事工程,秦代称为长城,汉代称为塞防,明代称为边墙,由关城、隘口、堡子、城墙、烽火台和壕堑等组成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开始,历经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 隋、唐、辽、金及明代等10余个朝代,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到明代末年,中国的长城前后修筑了2000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纽带与见证。其中春秋战国、秦朝、汉朝和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维修长城规模较大的朝代。长城东起山海关,穿过高山,越过峡谷,蜿蜒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全长一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

一、长城防御工程体系

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布局上,秦长城修筑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自秦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长城军事布防上的重要遵循。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总结为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根据长城修筑地域的地理地质结构特点,有夯土版筑、块石片石垒筑、土坯砌筑、砖块砌筑、石块砌筑和砖石混合砌筑等修筑形式,在戈壁荒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梭梭、胡杨树、芦苇等植物枝干与沙土分层夯筑的形式修筑长城,充分利用了长城修筑地的环境地理材料,减少了人工和运输等成本,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关隘城堡。关隘城堡是长城防线上的防御据点。关隘城堡的位置都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山川隘口,险要地形之处,建关以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理想效果。长城沿线的关城数量很多,汉长城著名的阳关、玉门关,明长城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等。关城同周边的堡子、城墙、敌台、烽火台、壕堑等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2.城墙。是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是连接关堡与敌台或敌台与敌台之间的墙体,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修建于崇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墙体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六七米,底部厚约四五米,墙顶宽约一二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左右,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二米左右,墙的上部设有瞭望口,下部有射击口,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在重要关口的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登上城墙敌兵的进攻。

3.烽火台。烽火台是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烽火台分两种,与长城墙体连接在一起的称为敌台,与长城墙体分开的称为独立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传递军情信息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具体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明代的烽火制度以臻完善,夜间来敌人一至百人,举一把烽火、鸣一声火炮;五百人举两把烽火,鸣两声火炮;上千人则举三把烽火,鸣三声火炮,以此类推。烽火台都建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军情信息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4.壕堑。壕堑是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关隘城堡、长城墙体和烽火台等军事防御设施的外侧。壕堑开挖的都很宽很深,一般都在十米以上,开挖出倒梯形基本形状后,用铁锹进行铲削平滑,增加攀爬难度。开挖壕堑产生的土方石块,堆积在壕堑内侧,夯筑成防御墙体。壕堑开挖修整完毕后,有的引入水流成为护城河,有的填入少量沙土,在沙土中埋入匕首、铁钉、铁蒺藜尖锐物件等,都可以有效阻止敌人越过壕堑,靠近关隘城堡、城墙和烽火台,壕堑是长城墙体外侧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

二、长城修筑的几个著名的历史时期

(一)春秋战国长城

古人以城墙保卫城市,同样也以修筑城墙的方式护卫国家,因为这样的城墙往往很长,故称为长城。早在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争战不已,一些诸侯国为防止遭到突然袭击,开始在部分战略要地修筑长城。齐长城和楚长城都修筑于这一时期,它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防御诸侯国之间的相互侵占楚、齐、魏等诸侯国之间修筑了长城,为了防止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落袭扰中原,位于北部的燕、赵、秦等国于要冲之地高筑城墙。战国长城的建造方式有土筑,也有石砌,土筑多以版筑法夯制城墙。凡遇山岭陡峭处,往往依天险为屏障而不筑墙,称之为山险。在许多地段,长城沿线还修建有亭、障和烽燧等预警防卫设施。

1.内防长城包括楚长城、齐长城、魏长城、燕南长城和赵南长城。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思想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为图强,纷纷变法,许多小国变大国,许多大国变小国,许多小国灭亡,随之而来的国土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保卫国家主权,他们纷纷斥巨资修筑长城,不仅北方的燕国、赵国,中原腹地和南方的楚国、齐国都在各自边境修筑起防御性质的长城工事,人工险隘等。楚长城,为中国最早的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记载,楚使屈完语齐桓公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战争和防御的需要设塞筑城,根据典籍了解,应该没有大规模连成一片。齐长城,作用是防御中原各国,西段主要防御鲁国,东段主要防御楚国。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齐长城防御对象截然不同,但主要还是专为防御鲁国、楚国的防御工事和国防线。齐长城巍峨壮观,由西至东贯穿山东全境,全长有千余里,连接有许多城市。齐长城的修筑有着一个比较特别的特点:因山就险、因地制宜,沿着绵延起伏的山岭修筑。燕南长城的修建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赵、齐两国,后来秦国强大,燕昭王时修筑到太行山深处,防御西南的秦国。赵国是列国环抱,诸侯压境,四面受敌,故可称四战之国。赵南长城正是在如此险恶的诸侯国环境中诞生的,前期防御的是魏国,后期防御的是秦国。魏长城,分为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从众多文献来看,河西长城主要是备秦,河南长城是防齐、楚两国的入侵。长城几乎成为了强国的标配,弱国和小国没有修筑长城防御工事的资本。

2.外御长城包括赵北长城、燕北长城和秦昭王长城。

赵国不仅要抵御魏国、齐国的侵扰,还要备战北方少数民族部族的掠夺。赵南长城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魏国的入侵,赵武灵王开始着手林胡、楼烦等北方游牧民族的讨伐。《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北长城,是赵武灵王时期开始修建的。赵北长城的修建虽然给本就贫困的赵国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但是紧随其后的收益却是非常巨大,很大程度保护了赵国不受游牧民族侵犯,为反击和防御提供了极大的战略缓冲时间,同时维护了赵国的统治秩序,在几十年后还起到延缓赵国灭亡的作用。燕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燕北长城的修筑,主要是抵御北方草原上的胡人。秦昭王长城,《史记》: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秦国在秦昭王时期国力强盛,只有它侵略人家的份,但不知死活的西北匈奴、义渠等草原部族,一点都不安分,严重威胁秦东土地,因此秦昭王赶走戎狄义渠王占领土地,置郡县修长城,巩固胜利果实。

(二)秦长城

公元前230年,在秦王嬴政的指挥下,秦将内史腾灭了韩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入邯郸,赵国灭亡。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破大梁,魏国灭亡。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攻破寿春,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燕国灭亡。公元前221年王贲自燕南下,攻下临淄,齐国投降。自此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诸侯国分裂割据局面,秦王嬴政称帝为秦始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15年),刚刚平灭六国的秦帝国,国内正紧张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对匈奴采取是战略防御的方法,重点维修了原秦、赵、燕三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若干部分,以使三国长城互相连接;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4--公元前210年),秦帝国内部巩固工作已经完成,边地长城的修缮已基本结束,边防已巩固,对匈奴作战的准备工作皆已就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公元前210)率领大军30万越过黄河,挺进到阴山山脉,北击匈奴,匈奴不敌而北遁,秦收复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于其地设九原郡,此役虽胜,但匈奴的势力并未被彻底消灭,为防患未然秦始皇令蒙恬负责修筑北方的长城,沿长城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每郡集中驻军,以防备匈奴南侵。《史记·蒙恬列传》曰: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西起临洮,傍阴山,沿黄河,经蒙古草原,直达辽东半岛的长城,使本来分为三段的燕国长城、赵国长城和秦昭王长城联而为一,从而形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延绵万里的军事屏障,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秦长城的修筑对于抵御北方匈奴的骚扰,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匈奴以及后来代之而起的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来说,他们必须承受重大的战亡损失之后,才能攻破长城进入中原。在长城的庇护之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发,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经大批移民实边政策,长城沿线的郡县很快成为新的经济繁荣地区。雄伟的万里长城不仅稳定了秦帝国的北疆统治,同时也成了中华民族不朽文明的丰碑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汉长城

秦末战乱,匈奴趁中原战乱之机,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西汉政权建立,继承了秦创建的庞大帝国,但也遭遇自秦以来不断加剧的北方匈奴袭扰的边患。于是高祖二年(公元前201年)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朝那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后虽和亲,但冲突与缓和交替存在。文帝初立(公元前178年),复修和亲之事。其三年五月,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侵盗上郡葆塞蛮夷,杀略人民。于是,孝文帝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八万五千,诣高奴,击右贤王。右贤王走出塞。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4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汉朝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汉初只是针对性还击。武帝也曾派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发卒万人治雁门险阻,后出击匈奴并取得胜利,但是消耗也大,故仍用长城进行防御,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汉亦弃上谷之什辟县造阳地以予胡。汉武帝(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在位)即位后,对秦长城多沿用少修建,如元帝时侯应曰: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寒微,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成,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西汉前期,国势尚需恢复,数十年间,对北方匈奴多采取和亲政策。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起,开始对匈奴实行主动进攻策略,10多年间,多次出兵远征,不仅拓展了大片疆土,也掀起又一轮修筑长城的高潮。公元前127年,大将卫青(?—公元前106)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一阶段。公元前116年至公元前111年,修建黄河北岸永登至酒泉居延(金塔县)的令居塞和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二阶段。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10年间,再修由今甘肃酒泉至玉门关段的长城,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三阶段。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0年间,又修建自玉门关至今新疆罗布泊段的长城,这是汉长城修筑的第四阶段。经过20多年的断续修筑,形成了一条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罗布泊的汉代长城,总长度超过10000千米。汉长城中,河西走廊段意义最为重大。西汉中央政府在河西长城沿线,修筑了一系列烽燧亭障,重要关隘还置军驻守,保证了古代丝绸之路河西段的安全通畅,大大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

西汉末年,汉匈的关系又趋恶化。王莽新政后,东汉王朝为了防御匈奴南侵,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公元36年)开始,先后派大将杜茂、马成大量调遣士卒,从西河(今山西离石)至渭桥(今陕西咸阳东),河上(今陕西高陵)至安邑(今山西安邑),太原至井隆(今河北井陉),中山(今河北定县附近)至邺(今河北临漳),各处都筑起了堡垒,修造烽火台,每隔十里设一烽堆。这些亭堆、障塞也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它们把秦长城以北遥远的居延(今甘肃北部)、胪朐(今内蒙境内克鲁作河)等地的烽堆、亭障与当时汉王朝的城邑相连,构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程体系,这对巩固东汉王朝的北方防备起了很大作用。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因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东汉王朝,同汉族杂居融合在长城沿线的各地。此后,匈奴停止了对汉朝的侵犯。

(四)明长城

1368年,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1333—1368年在位)逃往北方草原。此后,明军虽多次深入大漠追剿,但始终无法彻底击溃蒙古残余势力。15世纪20年代后,蒙古瓦剌部落逐渐强大,1449年土木堡之战中,御驾亲征的明英宗(1435—1449、1457—1464年在位)甚至被瓦剌军队生俘。16世纪中叶后,东北女真部落又在努尔哈赤(1559—1626年)领导下逐渐兴起,不断威胁明朝的辽东和京畿地区,可以说,明朝统治的270多年,始终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冷兵器时代,长城是对付骑兵部队突然袭击最有效的防卫手段,因此,明代再次重修长城,并终其一代,从未停辍。明代长城西起今甘肃省嘉峪关市,东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横贯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30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留存下来的最坚固、最完整、气势也最雄伟的长城。明长城部分利用了北魏、北齐和秦汉时期的古长城,墙体建筑材料有砖、石、土三种,墙体高低宽窄随地形的险要形势而异,山高地险处的墙体相对低窄,平地要冲之处墙体则高大宽阔。此外,长城沿线还建有各种城、关、隘口、敌台、烽火台、堡子等,它们与城墙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明王朝为便于对长城全线的防务管理和长城本身的修筑维护,将长城全线划分为九段,设九个重要防区,又称九边重镇。分别为:辽东镇(今辽宁辽阳)、蓟镇(今河北迁西)、宣府镇(今河北宜代)、大同镇(今山西大同)、太原镇(今山西太原)、延绥镇(今陕西绥德)、宁夏镇(今宁夏银川市)、固原镇(今宁夏固原县)和甘肃镇(今甘肃张掖)。每镇派驻重兵,委任总兵(亦称镇守)官统辖。明朝后期,长城大规模地重建与改线主要发生在甘肃镇防区内。隆庆五年(1571年)廖逢节主持数段重建工程。万历二年(1574年)以后陆续以青砖包砌,焕然改观。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边总督李汶集七路之师,分道出兵,进剿盘踞于大、小松山一带的鞑靼阿赤兔等部。役平,遂筑松山新边。隆庆、万历之际,蒙古族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易以砖石,加强防御工程,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明设甘肃镇主持河西防务,但因明前期来自北方的边患主要集中在今河北、山西、陕西境内,甘肃河西相对为安。随着蒙古亦不刺部西迁,甘肃防务吃紧,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年)才始议修筑长城之事。而真正的兴筑是在嘉靖中期。嘉靖十六年(1537年)巡抚赵载修竣镇番卫临河墩至永昌卫城土垣、沟堑百余里。嘉靖二十年(1541年),修嘉峪关墙一道,南至讨来河十五里,北至石关儿十五里,共三十里。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1548年)巡抚杨博又主持了甘肃长城的三段大规模增建工程。至此,甘肃镇所辖河西走廊段长城基本成型,连为一体。

长城

三、长城修筑的作用和意义

(一)军事意义

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领30万人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南下掠夺人口财物,破坏农业生产。汉武帝是继秦始皇统一之后,把封建专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下来的重要人物。他对掠夺成性的匈奴奴隶主,早有戒备,并给以坚决的回击。在他继位的第七年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就派了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汉书·武帝纪》)。但是,到了元朔年间,匈奴不断入辽西、上谷、渔阳杀掠吏民,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统兵大破匈奴。为了有效地阻止匈奴奴隶主的突然袭击,除了抗击之外,必须要加强经常的防御工事。修筑长城以抗匈奴,是秦始皇时即已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收复了被匈奴侵占的土地之后,首先是把秦始皇时所修长城加以修缮。《史记·匈奴列传》上记载,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是武帝初期的情况。汉武帝不仅修缮秦城,而且新筑长城。长城工程规模的宏大,更远出秦皇长城之上。武帝主要建筑河西走廊的长城。《史记·大宛列传》: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这是从元狩中开始从甘肃的永登(古令居)筑长城至酒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破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四万人来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从那时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建筑。明长城的修筑也是为了防御退守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侵袭,都具有很强的军事防御作用。

(二)商贸意义

西汉所筑河西长城、亭障、列城、烽燧,有力地阻止匈奴的进犯,对发展西域诸属国的农牧业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对打通与西方国家的交通,发展同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两千年前中国的丝织品即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经康居、安息、叙利亚而达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远及两万多里。在汉王朝管辖地区就有一万里以上。当时分作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即鄯善,今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莎车、疏勒(今喀什)、桃槐、贵山城(前苏联撒马尔罕)、贰师城(前苏联境内)而达大月氏(前苏联阿姆河流域中部)、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再往西达于条支(今伊拉克)、大秦(即罗马帝国,今地中海东部一带)。北路从敦煌经车师前王廷(今叶鲁番)、焉栖、龟兹(今库车)在疏勒(喀什)与南路相合。就在这条东起武威、居延(额济那),西至疏勒(喀什)以西中国境内的万里古路上,两千多年前汉代修筑的长城、亭障、列城、烽燧的遗址,至今巍然耸立。从这些遗址及古墓葬之中,曾发现了自西汉以来的许多木简、丝帛文书、印章和丝织品。当时西方国家的毛织品、葡萄、瓜果等也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万里长途输入到长安和东南郡县。在文化艺术上通过这条大道也得到了交流。这条大道上长城、亭障、列城、烽燧正是起到了保护这一条漫长的国际干道安全的作用。

(三)文化意义

长城的修建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同时,也对长城两侧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长城从表面上看,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政权、民族斗争及融合的产物,但从实质上讲,是不同文化碰撞、交流的结果。农业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明显的优越于牧业区,因而其劳动生产率较高,文明进程较快,生产力较发达,进步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相反,牧业区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延缓了其文明发展进程。这样,拥有先进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农耕区会对游牧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北方的游牧民族便不断地南下获取生活及生产资料,他们将中原先进的文化传向边远的荒漠和草原,与此同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传到了边地和中原,达到了两种文明的相互渗透。长城的修筑,为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统一意义

万里长城在政治上巩固了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上的奇迹,更是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带动了长城沿线地区经济的开发。长城所经过的地区,原来一般都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落后地区,有的甚至是不毛之地。长城修筑以后,军队沿长城一线摆开,即使仅仅是在一些重要的关隘上,其数量也是庞大的。这样多的军队如果只靠从内地运输粮食及其它各种物品,需要耗费庞大的财力、人力,政府历来多采取屯田移民实边的办法,尽可能就地解决供给问题。这些从内地迁来的居民有力地促进了长城沿线地区的开发,一些重要的关隘也就逐渐发展成了繁华的城镇,有力的促进了长城沿线民族的融合。

(五)和平意义

万里长城的修筑在中国北方树立了一道屏障,大大减轻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地区的安全威胁,使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常常只能徘徊于长城以北的荒漠地区,难以越雷池一步,保护了长城内人民的安居乐业。长城的存在体现了当时人类追求和平、避免战争的愿望,表达了我国人民追求和平的一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排除艰难险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气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长城精神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思想,是一种力量、智慧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不受损害的精神意识,成为激励当代中华儿女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

四、 结 论

万里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记忆,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的建成成功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突袭,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经贸繁荣,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建立了自强不息的国家精神意志,保护和传承了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对中华历史文明的尊重和致敬,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长城文化遗产,共同守护好这一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时的号召,进一步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深入发掘长城文化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以上是建造万里长城有什么作用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大众常识网首页。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