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电(李国利、王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3日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亲切通话。由多颗中继卫星组成的我国天基测控系统成功保障了这次天地通话清晰流畅。
据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介绍,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我国天基测控系统通过天链一号03星、04星和天链二号01星接力跟踪的方式,为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与神舟十二号组合体提供全程稳定的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支持。
6月23日,是我国航天员首次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第7天。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任务大厅屏幕上,天和舱内摄像头传回的航天员画面中,右上角的“天链”标志格外醒目。从开始到结束,天地通话整个过程语音流畅,画面清晰。
“得益于中继卫星的三星组网,航天员与地面之间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通话。”中心总体工程师郑勇辉介绍,“特别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中继卫星天链二号01星首次参与载人航天任务,天地之间的音视频传输速率更高,通话效果和可通话时长均得到了提升。”
天地音视频通话需要接收和发放大量的数据信息。这次天地通话中,工程师王雪所在的数据分发岗位就担负着解析和分发数据的重要使命。为此,她和同事研发出了话音图像解析、定时提醒等软件,进一步提高了执行任务的稳定性、可靠性。
为确保遥测数据链路时刻畅通,这个中心还组织了多次应急演练和协同配合模拟演练。“中继卫星在万里太空‘牵舱引舟’,是航天员与地面日常联络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中心指挥调度马超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神舟十二号与地面指挥中心直播连线的视频质量,比之前发射升空时返回舱内的视频质量好了很多,几乎达到了高清级别。这是因为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之后,就可以利用更早前发射的中继通讯卫星与地面连线了。
简单来说,中继卫星就相当于是3.6万公里地球轨道上的一个数据中转站,神舟十二号的通讯信号先发送给距离最近的中继卫星,然后再通过多颗中继卫星完成“接力”,最终将信号传递到地面,同时也保证了通讯网络可以承载更高的数据吞吐量,从而让视频直播更加清晰,并且将通话延迟降低到了1秒以内。
同时中继卫星也保证了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与地面时刻保持网络连接,从而让三位航天员能够随时与地面通话,甚至可以联系家人。因此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完成之后,航天员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立WiFi网络。另外从航天的生活细节也可以看到,核心舱还配备了蓝牙耳机等各种无线设备,所以我们的空间站在抗干扰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了,可以正常使用各种无线设备。
今天上午,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三位航天员,实现了几分钟但受万众瞩目的天地对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中国雄厚的科技实力。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首次天地通话,整个过程畅通,效果良好,没有信号延迟或中断现象,这体现了中国天地通信系统强大的技术能力。
在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大屏幕上,大家可以清晰地看见天和核心舱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组合体的整体运行状况,以及三位宇航员目前的工作情况。天和核心舱的高清实时画面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宇航员正在分别进行机械臂在轨训练项目、舱外航天服状态设置以及对出舱前准备工作的检查等。
在这次的天地对话中,我国空间站的机械臂是备受关注的一个亮点。据了解,我国“天和号”的机械臂具有七个自由度,也就是说其灵活度和人的手臂是差不多的,既可以用于平时空间站的日常检查、维修、护理,也可以在飞船对接、捕获卫星等方面发挥大作用。
而且,由于机械臂并不会固定在某个位置,这更是大大减少了宇航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天和号”的机械臂功能十分强大,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据刘伯明介绍,他们之后将会执行两次出舱活动和操作机械臂等一系列技术验证活动。由衷祝愿他们圆满完成任务,静待凯旋佳音!
一个完整的天地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天地超短波通信系统、短波通信系统、中继卫星系统和S频段统一测控通信系统。这其中,S频段统一测控通信系统主要负责双向数字话音通信和视频图像传输;天地超短波通信系统也负责传递双向数字话音,还可以提供航天员的生理参数。短波通信系统的功能是传输模拟话音和定向信息,将通信范围扩大化。至于中继卫星,则负责传输数字话音,将通信覆盖区域扩大到全球。
几大精密系统的“协同合作”,才能保证太空与地面毫无障碍地实时联络。毫不夸张地说,其中的任何一个系统或任何一项技术,都处于航天与通信领域的顶级难度,绝非轻轻松松就能攻克的,这也是综合国力的一大体现。
声明:内容来自百度,本文仅让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不代表三农常识网观点。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